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季节里,一场汇聚智慧与创意的盛会——南京市金陵杯中小学科技创意制作系列交流挑战赛“和鸣7.0绿水青山”,如同一股清新的秋风拂过校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跨学科探索之旅。不同于往昔单一学科的较量,此次挑战赛尤为注重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多领域的深度交融,激励学生们跨越边界,用崭新的视角洞察问题,以创新的思维破解难题。在这片舞台上,科学的法则与美学的准则相互渗透,编程的逻辑与艺术的灵感激情碰撞,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科技与艺术和谐共生的绚丽图景。
【跨界融合,创新无限】
绿水青山是什么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我们理想的“绿水青山”就是基于生态平衡的清洁美观的世界。成员们观看纪录片后,收集资料,确定“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主题。
设计的场景充满南京特色,巧妙融合了长江、紫金山、玄武湖、大报恩寺塔及江豚等元素于“绿水青山”主题中。大报恩寺塔与溜溜笛结合,象征南京历史文化;玄武湖以尤克里里琴代表,寓意自然与音乐和谐;秦淮河作为文化流动与生态延续的象征,连接各景点并汇入长江。场景中的“笛子塔”和“尤克里里湖”均采用可回收材料制作,环保实用。经讨论,选定江豚为“生态使者”,象征环境保护。为让江豚模型生动,我们安装了控制鱼鳍的小机器和旋转装置,尾巴则用弹簧连接,实现逼真动态效果。这些模型材料既环保又美观,成为传递环保信息的艺术品。
【首秀惊艳,荣誉添彩】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校首次参与“和鸣”创意制作挑战赛,尽管是初出茅庐,但我们的团队以无畏的精神,凭借着独到的创意、精湛的技术以及不懈的奋斗,在众多作品中崭露头角,赢得了令人喜悦的佳绩。这份荣耀,不仅彰显了学生们的个人能力,更是对我校“儿童创造学校”这一教育理念的鲜活注解。它深刻地启示我们:只要勇于探索,敢于挑战,每一个“首次尝试”都蕴藏着铸就辉煌的可能,正是孩子们无尽的创造力,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此次“和鸣7.0”的竞赛中,我校获得“总成绩金奖”、“最佳创意奖金奖”“最佳团队奖金奖”“最佳演奏奖金奖”“最佳想象奖金奖”“最佳创制奖金奖”“最佳表现奖金奖”等十余项好成绩。
【汗水铸就,梦想翱翔】
在这份喜人的成绩的背后,蕴藏着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与不懈追求。从最初萌芽的概念构想到最终璀璨夺目的作品成型,每一步进程都深深镌刻着学生们无尽的智慧与辛勤的汗水。他们中,有人在放学后的宁静校园里,依旧坚守在电脑前,编程调试;有人则对设计稿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只为追求那极致的完美;更有人在科学教室中,无数次地尝试与实践。这份坚韧不拔的坚持与对梦想的热爱,是他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他们通向成功巅峰的坚实基石,熠熠生辉,照亮前行的道路。
【绿水青山,创意永续】
当我们站在荣誉的舞台上回望,更深刻地意识到,每一次创意的火花,都应照亮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在“和鸣”的舞台上,学生们不仅展现了技术的力量,更传递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理解。他们的作品,无论是从材料选择到功能设计,都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用科技守护这片蔚蓝星球。
在本次项目活动中,在近两个月的努力里,同学们从零开始,逐步完成了从基础构建到程序编码的全过程。面对挑战,“江山娃”们展现出了无畏的精神,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尝试新事物,并不断寻求突破。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扬这种精神,勇于开拓新的领域,迎接更多挑战,同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理念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刘颖 编辑:卢潇宇 审核:马晓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