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下午,建邺、秦淮、雨花三区语文联片教研活动在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以“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单篇教学”为主题,建邺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蓉老师、雨花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梁俊老师、秦淮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杨春艳老师莅临指导,三区百余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与会教师们观摩了四节研究课:西善桥小学万星池老师执教四年级《黄继光》、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李璐老师执教四年级《“诺曼底号”遇难记》、五老村小学黄树楠老师执教五上《手指》和致远外小分校解生华老师执教五上《牧场之国》。
四节研究课精彩纷呈,各具风格特色。第一节课,万老师通过出示上甘岭战役相关数据,让孩子熟悉时代背景,感受战争的激烈。接着学生关注动作和环境前后的变化感受黄继光越来越义无反顾的人物品质。最后,布置《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一真实的情境任务,深化学生感受。第二节课,李老师立足于学情,抓住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重点字音进行教学;在“读好对话”任务驱动下,学生深入文字,揣摩话外音,更加全面、深入感悟人物品质。第三节课黄老师精讲“大拇指”,继而由扶到放,让学生迁移所学、习得方法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着,通过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语言魅力,提升语言表达。最后,黄老师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明白团结才有力量。第四节解老师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引导学生辨析文章围绕牧场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受。第二板块,他带领学生深究文本,从语言形式入手,以品鉴的方式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自主批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这篇散文能成为捷克文艺界“最高水平的游记文学”的原因。整节课,学生在品读体悟的过程中,从文本内容到语言形式完整地走了一个来回。
四节课之后,三区语文教研员进行精彩点评,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张蓉老师说:今天的课堂展示了老师对新课标的一种践行,他们理解的一种课程观和学生观。其次是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追寻有意义的学习。雨花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梁俊老师赞赏四位老师的勇气,指出四节课的共同之处是基于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学习理解上的点拨、引导,即以学定教,找到教学的起点,找到老师有所作为之处。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杨春艳老师充分肯定活动主题《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单篇教学》的研究价值。单元整体视域下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化的思路;用“单元”视域关照“单篇”,才能准确地把握编者意图,发现教学价值。同时,杨老师建议大家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单篇教学可以做如下尝试:指向素养型的目标设计;指向进阶型的实践活动;指向可测评的学习评价。
“非教无以潜心,非研无以致远”。本次语文专题教研活动为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是对单元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精读课文教学策略的有力推进。我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新求变,以变求新,继续探索语文课堂新样式,引领学生走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育人高质量。(撰稿:张伏尔加 编辑:姚睿 审核:陆瑞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