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大地上,色彩开始丰富起来,浅浅的绿意渲染出浓浓的生气,淡淡的海棠花香装点出浓浓的诗情。2021年4月26日星期一,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承办了以“基于情境随文识字 借助支架练讲故事”为主题的建邺区语文第十周第二盟区教研活动。盟区首席杨婧副校长全程参与并指导教学。此次活动由南湖二小教导处主任赵媛老师主持,第二盟区各个学校一、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参与。
活动伊始,全体语文老师观摩了由南湖二小刘春语老师执教的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19课《棉花姑娘》。刘老师由谜语揭题,吸引孩子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探究棉花姑娘苦恼的原因,再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通过想象创设语境,指导孩子朗读。刘老师将识字和阅读课文结合起来,让孩子先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再由老师总结,这样促使孩子产生了识字兴趣。在朗读教学设计中,刘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朗读,随后由扶到放,让孩子们自己通过和同学的练习,去读好棉花姑娘和医生们的每一个对话,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第二节是由南湖三小的马亚萍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第20课《蜘蛛开店》。这是一堂目标清晰、风格朴实又富有童话趣味的课文。马老师基于学情设计教学,朗读教学有针对性,每个板块清晰、流畅。整节课下来,课堂是有趣的、快乐的,同时也是学有所获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马老师主要抓住蜘蛛开店的原因、蜘蛛的招牌、三位顾客特点,这几处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从字到词,再到句子的朗读,让孩子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读句子,开心的读、惊讶的读、害怕的读。在课堂上,马老师引导孩子梳理故事内容,找出关键词语,完成思维导图,再借助思维导图,把整个故事讲得完整,再试着加上表情、动作、加上自己的话把故事说的生动,为下节课的“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打下了基础。
两节课后,金陵中西河西分部的王雅洁老师和南湖二小的陈雪莹老师分别为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讲座——《字随文行 快乐识字》和《巧借习题 搭建支架——低年段故事类文本的研究》。
王老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了详细的研究,她指出,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识字。要想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选择哪种识字方法,教师要细心研究。
陈老师从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出发,分享了她总结出的故事类文本教学中搭建支架的不同方法。让老师们从课堂中的直观认知到教材、教法的理性梳理,从而对低年段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有了更完整的教学思路。
最后,第二盟区语文首席、南湖二小副校长杨婧老师对今天四位老师的展示课和讲座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这两节展示课都能基于低年段孩子的特点和生活经验,老师们编织了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故事,运用有趣的音频、插图,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她提醒在场各位老师,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通过不同方式激发孩子认字兴趣。在故事类文本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为孩子搭建支架,由扶到放,引导孩子们在练讲故事方面作循序渐进的练习。
本次教研活动为低年段随文识字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样式,通过分析文本,联系课后习题,借助支架,帮助学生学会讲故事。
相信在此次盟区教研活动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为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在今后教学教研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
(信息员 王玉慧 刘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