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中期交流研讨活动在南外河西初级中学成功举办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4-01

2025年3月25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承办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中小学学科德育的体系化推进省域实践》中期交流研讨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推进学科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晓东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陶洪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孙龙存教授、盐城市教育学会顾俊琪会长、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姜树华书记、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学术部陶圣琴主任、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周文书副处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心所教研员刘霞、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飞主任、建邺区教育局中教科高婷婷科长,以及江苏省中小学学科德育研究先锋区、研究先锋校的教师代表和建邺区相关教师。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德心所顾润生所长主持。

活动首先进行了学科课堂展示。在观摩听课环节,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的薛琴老师在语文课《青春之光》中,通过人物生平简介、“扶贫日记”补白等环节,让学生深刻领会到黄文秀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榜样的力量内化于心。

盐城景山中学的朱朗军老师的音乐课《旗帜颂歌——管弦声里的红色叙事》,让学生在聆听和体验中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王牧老师带来物理课《压强》,通过实际场景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方琦老师的地理课《香港和澳门》,以港珠澳大桥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香港和澳门的地理、历史、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区域认知。

参与听课的教师与专家们在原听课教室开展了评课活动。江苏省语文教研员王小东、物理教研员朱文军、地理教研员于蓉、音乐教研员潘丽琴等几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

观摩课后,项目负责人张晓东副院长向调研组汇报了项目实施情况。他从充分研究了学科德育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中的重要意义、探索学科德育在推动中小学育人方式变革中的有效路径以及下一阶段项目实施计划进行汇报,希望通过该项目真正提高全省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实施水平,切实提高学科育人质量,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后进入了项目汇报环节:徐州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部部长黄晓迪以《多维协同:优化区域学科德育生态》为题进行汇报;南京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任颖以《精确规划促推进 协作深研增合力》为题进行汇报;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鲁向阳以《初中化学学科德育课程设计与实践尝试》为题进行汇报;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副校长周跃林以《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为题进行汇报。

随后的交流互动中,教师们就学科德育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困惑以及创新做法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江苏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孙龙存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全面反馈与专业指导。孙教授高度评价了学科育人项目,该项目立意深刻、实现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同时建议进一步挖掘项目的阶段工作和德育长期工作的关系,以实现学科德育效果的最大化,为学科德育工作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此次活动,参与的教育工作者们对学科德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未来的学科德育研究中,先锋区和先锋校将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探索学科德育的高效模式和创新方法,加强校际、区域间的广泛合作与深度交流,不断完善学科德育体系。全省中小学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推进学科德育工作,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精准落实到每一堂课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谱写学科德育的崭新篇章。

供稿:黄艳梅 校对:袁晶 审核:袁晶、任飞、周跃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