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吴老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极其丰富的肢体语言加上充满感染力的面部表情,让人很容易被吸引进去。而地球的形状这节课本身就是偏理论的课,这种课只有老教师才能把握的住,而吴老师把握的恰到好处,本课是以认识地球的科学史为主线,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由猜测(天圆地方)到推测(船出海)再到实践(麦哲伦环球)最后观测到(太空看地球)。一步步充满了人类科技发展成果。而一节课内展示这么多很困难,吴老师用了分组研究的方法,...
2014年10月14的上午,阳光明媚,新学期的第一次市级综合实践活动在莫愁湖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基于问题的研究”课例研究,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周洪妹老师主持。 两节课分别由莫愁湖小学的吕蓓蓓老师和濮春霞老师执教。吕蓓蓓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湖小三年级同学课间十分钟干什么——学习观察》。吕老师从学生的课间十分钟的安排出发,引发学生观察同学在课间十分钟干什么,并在课堂上提出观察的要点,...
第一节课是吴老师上的课上的是六年级的一节课,这节课要想上的好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吴老师的处理下是展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听课听的很认真,思考的也很深入,我觉得对青年教师的启发很大,吴老师的课就是普通的常态课,没有很多花哨的东西,在普通的常态课中能把握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展,是我们要抓住的,另外作为年轻人应该学习吴老师上课的轻声细语,有助于给学生营造倾听的氛围。 第二节课是郑强老师的《七色光》...
本次区科学教研活动听取了两位优秀教师的讲课内容。第一节课时由吴时祥老师教授的“地球的形状”,第二届课为郑强老师的“七色光”,两位老师的教课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让我受益颇多。在这里我谈谈本次教研活动我的感受与收获。 首先是吴时祥老师的“地球的形状”,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巧合的是,这学期我也教六年级的三个班,而这节课也是我下周即将要讲的新课。本着认真学习教学方法,理解本课重难点的目标,...
在9月25的区教研活动中,本人非常有幸的听取了两位优秀科学教师的公开课。两位老师在课上展示出的能力和技术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位上课的老师是有多年、多学科从教经验的吴老师。早就耳闻我们建邺区有不少教学能力很强的老教师,但可惜以前都没有听他们上课的机会。今天这次《地球的形状》确实是让我大开了眼界。这节课只是目标太过“容易”,六年级孩子不上课就知道地球是圆的,教学中的实验也非常简单,六年级学生三分钟就能完成在地球仪上模拟帆船进港。...
第1节课,地球的形状,教师教学设计精密,目标明确,教学指向性强。作为单元的起始课,重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就这一主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先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小组内部对选择的话题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质疑。在全班交流时,再倾听其他学说的合理与困惑之处,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也充分利用了六年级学生有一定自主学习与沟通的能力,...
李楠老师在2014南京市小学科学做中学好课评比中喜获一等奖 2014年6月,两年一度的南京市小学科学做中学好课评比在玄武区小营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做中学实验校的教师们参加了此次比赛。建邺区莫愁湖小学李楠老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发挥,在本次赛课中荣获一等奖。 在前期的备课里,李楠老师充分准备,积极备课。区科学教研员李晓宁老师和中心组的骨干老师许晓春、章欣乐、高艳出谋划策,科学组教师们凝聚在一起,各尽其能,...
2014年9月25日我在晓庄一实小聆听了分别由吴时祥老师所执教的《地球的形状》和郑强老师所执教的《七色光》。 首先是吴老师的《地球的形状》。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地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单元,引导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究其本质是对于科学史的学习。...
9月25日我们在晓庄一实小聆听了经验丰富的吴时祥老师和郑强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专业性和人格魅力。 第一节是吴时祥老师执教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属于比较偏理论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相关的科学史,学生动手的机会比较少,这样的课型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听课的兴趣。吴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是将课堂还给了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让学的理念。在认识古人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和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须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进行,此原则应在每节常态课中得以贯彻。今天的两节教研课以常态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课堂教学。 吴时祥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一课《地球的形状》。学生对于地球科学是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地球的形状却已大都了然于胸,再加上老师带来的地球仪模型,似乎课题的答案已经不需要由老师来揭晓了。这是现在科学课常遇到的情况——孩子们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