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结合《放牛班的春天》,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以及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教育偶发事件的看法. 题目2:电影观后感 要求:字数不限,题目二选一 以下是按交作业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一)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致远外国语小学 张慧玲 今天参加思品教研活动教研员别开生面改变了以往条条框框式的说教给我们放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中的代课老师——马修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影片中的院长和代课老师的教育观不同导致教育手段也不同。...
(六)观《放牛班的春天》随想 莫愁湖小学四年级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品德与生活》的区级集体备课,这种不同以往的形式给我开拓眼界,第一次看《放牛班的春天》便给我留下了记忆与感动。...
(三)用音乐净化心灵——欣赏《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湖二小 凌钰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一所寒冷、封闭的寄宿学校里,有一群原本本性善良的孩子,他们受尽了院长的虐待和折磨,成了调皮捣蛋的讨厌鬼。但在这个冬天,来了一位新代课老师马修,他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感化了孩子们受伤的心灵,带给孩子们一个希望的春天。 那马修老师用了怎样的教育感化了孩子,改变了孩子呢?柏拉图说:“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
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柯欣 《放牛班的春天》所讲述的是通过一本马修老师的特别日记,使回到家乡参加母亲的葬礼著的名指挥家回忆起一段尘封了50年的往事。这位老人的童年记忆是和一座名叫“池塘之底”的少年教养院联系在一起的,他曾是一位问题少年。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其貌不扬,人过中年的失业音乐家——代课老师马修。“池塘之底”的少年教养院是个阴森如同监牢的地方,马修不得意的人生在这里似乎更加没了希望,...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奥体小学 杜文燕 2009-8-29 2009年8月26日下午,《科学》学科进修,李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看后心中百感交集,却又无法表达。既为片中俩个孩子获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而高兴,同时又为马修老师的无奈离去而伤悲,还为片中继续留在哪里的孩子而担忧:他们的将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其实片中的情景与我们现在的现实又何其相似?教育作为一种国家机器,...
2009年建邺区小学品德学科地方教材《金陵文化》赛课获奖情况 一等奖 新城小学分校 张达女 《莫愁湖》 二等奖 南湖二小 赵 媛 《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南湖三小 金宏敏 ...
2005年 l 聘书(中心组成员) 爱达 李春宝 晓庄 李曼沙 二小 戴春晴 l 赛课评委 爱达 李春宝 晓庄 李曼沙 二小 戴春晴 l 赛课获奖 一等奖: 南湖二小 戴春晴 《家庭树》 二等奖: 致远外国语小学 王 焱 《平安回家》 ...
2005年11月22日,建邺区教研室在晓庄第一实验小学举办了建邺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展示,参加此次展示的南湖二小的戴春晴老师、晓庄一实小的施嫣涵老师,四松庵小学的朱霞老师分别执教了《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让危险远离我们的生活》、《家庭树》三节课。(三位教师在2005年建邺区小学“创新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赛课中分获一二等奖。)课后,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教研员李晓宁老师做了研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