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我们在晓庄一实小聆听了经验丰富的吴时祥老师和郑强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专业性和人格魅力。
第一节是吴时祥老师执教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属于比较偏理论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相关的科学史,学生动手的机会比较少,这样的课型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听课的兴趣。吴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是将课堂还给了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让学的理念。在认识古人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和资料,有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最后由教师帮助将学生寻获的知识用时间轴的形式进行梳理,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学生讨论和实验的过程中,吴老师也给我们年轻教师上了很好的一课,吴老师真正地走到了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实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瞬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吴老师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运动也使得整堂课增色不少,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第二节是郑强老师带来的《七色光》一课。郑老师的这堂课让我觉得很惊艳,一系列的实验设计让我深感佩服。课上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到户外用三棱镜制造彩虹,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白光可以分散为七色光。在随后的在教室里用白光制造彩虹、利用滤光纸进行光的分散和光的合成实验更是设计精妙,环环相扣。尤其是光的合成实验,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利用不同的单色光汇聚一点合成白光的实验设计避免了旋转陀螺实验支撑的白光偏灰的弊端,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