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食物,在开展蔬菜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蔬菜可以从菜场、超市里购买,也可以从菜地里采摘,于是幼儿园的小菜地便成了孩子们经常去观察、探索的地方,故事便从调查“菜地里面有什么?”开始了。
通过观察、讨论、记录,孩子们知道菜地里种植了很多的蔬菜,除了蔬菜还有其它的东西吗?原来菜地还有石头路、浇水管、鸟窝、三角木架、向日葵风车、白色圆桶等等。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水管是用来浇水的,三角架是给植物的藤子往上爬的,风车可以赶走小鸟。可是小菜地里的白色圆桶是做什么的?可通过询问园丁爷爷得知“白色桶”是用来养蚯蚓的,里面除了有土,还会放一些烂菜叶子,养得蚯蚓能够“沤肥”,使土更加肥沃。随着孩子们观察、探索小菜地,班上的美工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油泥“蔬菜”,怎么才能让这些“蔬菜”呈现的更好看呢?孩子们找来了各种材料,有石子、冰糕棒、油泥等等,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了微型小菜地。
菜地里的红薯成熟了,怎样才能把红薯挖出来呢?孩子们先用剪刀剪掉藤蔓,再用铲子把红薯挖了出来。红薯都可以做哪些美味的食物呢?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知道红薯的藤可以炒着吃,红薯可以做成红薯粉、红薯干、烤红薯、红薯饼等美食。红薯干、烤红薯是平时品尝过的,但却没有吃过红薯饼,于是大家决定制作红薯,有的捣烂蒸好的红薯、有的给红薯泥加糖和面粉,再把红薯团成小圆饼,最后便是煎制环节,在教师的帮助下,红薯饼散发出了香甜的气息,充斥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口中不停地说着:“太好吃啦!好香啊!”孩子们从红薯采摘到制作成饼的全过程,体会到了每一份食物背后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为自己学会了更多的本领而感到自豪。
过了几天孩子们围着被挖光的红薯地开始犯愁——再种点什么呢?有的想种草莓、有的想种葡萄、有的想种萝卜、还有的想种南瓜...但因冬天天气寒冷,这些种子都无法发芽。在与园丁张爷爷讨论过后,孩子们决定种黄心菜。张爷爷边说边给孩子们示范:“先挖个小坑,坑要浅一点,小苗种下去把根埋住,小苗之间要留一点距离。”孩子们看过之后都跃跃欲试,纷纷拿着苗按照张爷爷的方法种下黄心菜的小苗。
孩子们在制作油泥蔬菜和立体小菜地的过程中探索了不同的材料,提升了创造力与想象力,在搭建小菜地时的布局规划时锻炼了空间感知与逻辑思维,在交流制作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交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小菜地开展的众多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为教师开拓了教学思路,如与小厨房结合开展美食制作课程,与数学活动结合进行分类统计等,充分地体现了小菜地在课程活动中的使用价值。
(文稿:夏婉婉 编辑:王梦昕 审核:王灿灿、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