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儿童发展规律和特点,以体育领域(学科)为抓手,以培养儿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双向交流与研讨,深度探究在体育活动中践行幼小衔接的实施路径,帮助幼儿园、小学从体育的视角科学衔接,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成长。
2023年5月15日,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承办,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协办开展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体育专场活动在香幼进行。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体育教研员张鸣、幼教教研员彭云、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园长杨帆,以及建邺区幼小衔实验学校、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及区幼儿园体育教研组部分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杨帆园长,向到场的与会人员建表示热烈欢迎,也感谢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给予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这样一个开放、展示、交流的机会。
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副园长刘悦主持此次活动,教研活动有现场观摩、讲座交流、专家点评等环节,多样化的形式促进教研活动有效、高效的开展。
为了更好的探究幼儿园和小学体育活动中的衔接,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与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分别开展了一节体育教研活动,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张寅韬老师带来了一节大班体育活动《跨跳能手》,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施子逸老师带来了一节一年级体育活动《双脚连续向前跳》。
张寅韬老师根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废旧牛奶盒组合形成跨跳材料,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通过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不断挑战跨跳高度。除此之外,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难度,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积极挑战的良好学习品质。
施子逸老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结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以反向口令游戏导入教学,同时注重为一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展示、比赛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跳跃活动的有趣和魅力。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两位老师采取说课互动的轻松形式,围绕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从两节活动内容选材分析、活动目标调整设定、活动过程构思设计、活动现场调控情况及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反思。
随后,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陈宇老师带来题为《“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特点与实施》的讲座,陈老师梳理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与特点,着重介绍了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流程、方案、口令与基本动作,详细介绍了晨间体育活动和户外体育游戏。结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介绍了我园如何通过一日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并结合融合渗透的特点对入学准备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讲解。体育活动渗透了幼儿入学准备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把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
接下来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孟杨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讲座《You jump ,I jump——体育学科幼小衔接初探》,首先孟老师肯定了,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靠近,互相的衔接。并列举了幼儿园和小学在组织形式上的异同比较,幼儿园:队形花样多、场地转换多、器材种类多、内容娱乐性强;小学:队伍调动规矩多、场地利用率高、器材少利用率高、内容技能性强等。孟老师还强调了口哨的使用及球类、跳绳等运动器械的相关要求。讲座最后孟老师强调,幼儿园和小学应该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把幼小衔接做的更好,在一起、创未来!
在本次教研活动最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体育教研员张鸣、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彭云对今天的活动提出了宝贵意见。
张鸣老师指出:此次活动通过两节现场展示课和两场体育专业讲座,拉近了幼儿园和小学体育活动之间的距离,活动中教师突破已有范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材符合孩子特点,生动有趣,两场讲座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幼儿园和小学体育活动的异同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期待后期幼儿园和小学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幼小衔接活动,从而更好的为幼儿助力。
彭云老师指出: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两节教研活动、两场讲座给予了老师们很大的启发。
第一,看到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之间的共性也看到了其独有的个性。个性之处:幼儿的活动是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互动,它具有游戏性、情境性、开放性的特点;小学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目标导向,更加强调规则要求如:听口令,听哨音、规范队列等。共性之处:两节活动的开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园活动基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在幼儿多次自由尝试、幼儿示范的基础上,从多样的跳跃到跨跳再到助跑跨跳;小学的跳跃活动通过游戏化情景高人、矮人跳到向前跳再到快速跳;这两者都体现出教师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循序渐进的开展体育活动。
第二,在活动中观察发现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突出,提问更加突显目标,幼儿园也应学习将开放性的提问和聚合性的提问相互结合,使教学活动更加紧凑有效。
第三,幼小衔接应是全面、全领域的衔接,体育活动对幼儿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对身体素质、动作发展、动作规范、良好的运动习惯的发展,还应渗透在其他的方方面面如:合作意识、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积极向上的品格等。
最后彭老师还指出希望幼儿园、小学能够以“幼儿是完整的人”的理念,开展更多灵活、自由、开放的教研活动,助力幼儿成长。
幼小衔接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奔赴。希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呵护的爱,温暖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祝愿每个小朋友都能带着大大的快乐,去迎接成长,迈向人生新阶段!
(编辑:周丽萍 校对:张寅韬 审核:刘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