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城乡携手发展计划,加强共建园之间的交流学习、互学互鉴,促进园所共同发展,2024年10月24日,南京市爱达幼儿园特邀专家南师大黄进教授,高淳古柏幼儿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们来到幼儿园参与教研活动。
古柏幼儿园的老师们首先观摩了晨间锻炼活动,老师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的指导要求,围绕着跑、跳、投、钻、爬、平衡等动作技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游戏情景和锻炼层次,增加幼儿晨锻的兴趣,并满足不同阶段的幼儿发展需求,使晨间锻炼洋溢着童趣,释放活力。古柏幼儿园的老师们走进每个晨锻区,观察着孩子的游戏参与、场地的划分、内容的摆放和材料的投放以及教师游戏中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随后,南京市爱达幼儿园的老师结合晨锻场地设置图介绍相关年龄段游戏设置。
教师们在相互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游戏层次性的理解,掌握了晨锻活动中的指导方法,促进了自身素养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晨间身体锻炼活动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接着科学组的老师们分享了两节科学活动。马潇老师执教了大班科学活动《认识柿子》。教师结合“霜降”节气吃柿子这一习俗,引导幼儿活动中细致观察,多通道感知柿子的结构特点。鼓励幼儿绘画表征柿子内部特征并大胆交流过程中的发现。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观察活动的乐趣,愿意持续探究更多不同的柿子。孙文婷老师在《橘子》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等各种感官对橘子进行探究,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橘子的不同特征。
科学教研组长张倩围绕“科学素养”主题,从《纲要》、《指南》、幼儿科学核心素养内涵、基本要素出发,帮助教师们明确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质。并结合多种案例,让老师们对科学活动的组织中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集体活动结束后,两位老师针对执教的活动进行说课,从活动的来源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调整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分享。研讨结束后,南师大黄进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点评。首先,她肯定和表扬了两位老师的科学观和科学素养。在选材时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其次,黄教授也肯定了本次教研过程中,老师们均能从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来思考本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也带给了执教老师非常有用的教学建议。
此次活动为两园间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互鉴的平台,形成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促进城乡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从而为城乡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但拓展了交流互学的深度和广度,也促使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未来,相信南京市爱达幼儿园将不断扎根一线、开拓创新,期待通过携手共建多样化的创新模式,实现双向赋能的美好愿景,与更多的幼教同仁们携手前行、共促发展!
(供稿:周青 编辑:池熠 审核:张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