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建邺区语文第二盟区教研活动在金中附小如期进行。本次活动以“以评促读,以读促悟”为主题,建邺区教第二盟区内全体一、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参与。
金中附小贾晓璐老师展示的是一年级第七单元课文《两件宝》的第一课时。贾老师巧妙地运用“我说你做”的游戏,在游戏中引出课题。识字环节不仅关注生字的读音,更注重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的使用。在学习“有”字时,贾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发现“月”字的变化,并借用甲骨文,帮助学生理解偏旁意思。贾老师从课文出发,引申到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新知。
课堂上的朗读训练从把字音读正确到读好停顿,由扶到放地让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感受朗读。课堂评价对于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贾老师善于表现对孩子们的喜爱与赞美,让孩子们如吃了糖果般甜蜜。除了口头表扬,还有肢体语言。一句句真挚的肯定,让孩子们乐不可支:摸摸脑袋,抚抚后背,竖起拇指点上一个大大的赞,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激发热情,感受学习的喜悦。
晓庄一实小王小蕊老师执教《小小的船》,王老师用“船”字变化的视频导入,引导学生读好课题。老师围绕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展开教学:巧抓叠词,感受韵律美。抓住诗中的叠词、“的”字短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含义的同时,在逐级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小诗的韵律美。王老师创设了温馨而恬静的情境,带着学生坐上月亮船,开启神奇又浪漫的夜空之旅,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坐在月儿上会做什么,想什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王老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智慧识汉字。巧抓时机随文识字,细化识字过程,学生生动理解字义,巧妙识记汉字,并与诵读紧密结合,相生共融。
南湖二小姜心钰老师的课堂趣味盎然,充分契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开课之初,姜老师运用富有创意的情境导入法,课本剧演员的招募瞬间点燃了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狐假虎威》的好奇心。在授课过程中,姜老师注重随文识字,字理讲解透彻。也极为注重情境创设,她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饰演狐狸和老虎等角色,亲身体验故事中角色的神态、动作与语言。比如在演绎狐狸欺骗老虎的情节时,扮演狐狸的学生将其狡猾的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眼睛骨碌碌地转,说话时摇头晃脑;而扮演老虎的学生则把老虎的凶猛与疑惑刻画得入木三分,虎目圆睁又略带迟疑。这一教学手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现力与语言运用能力。
金中附小张蓓佳老师为我们带来《风娃娃》这一课的教学。张老师用谜语诗导入,介绍今天的主人公风娃娃;接着借助课文与插图,思考“风娃娃认为怎么做就能帮助人呢?”这个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找到风娃娃来到哪些地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情节,从而概括主要内容;再根据地点的转换,聚焦在风娃娃身上发生的三件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与动作演示,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风娃娃的成长。自然的过渡,巧妙的提问,精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尽情投入课文的学习中,引领学生感悟从风娃娃身上学到的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研中思维激荡,研后深思熟虑,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研习中学习、思考、实践,教以潜心,研思致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供稿:徐子懿 编辑:张滕南 审核:丁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