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上午,会议邀请了南京市教科所李宏亮博士、南京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倪鸣老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凌校长、倪晓寅主任、柳衍老师,以及建邺区第九、十期教师个人课题主持人代表。
本次课题交流的主题是“减负增效”,会议由王凌校长主持。一开场,王校长就提出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抓住遇到的真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结合当下的“双减背景”,应该理性的思考“减负”背后的“负”到底是什么,从而做到教研与科研的“双研合一”,以“一”胜“多”。
培训会首先是四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就自己的个人重点课题作研究中期的汇报与交流。首先带来分享的是,陶行知小学赵杏杏老师的《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习作互改研究》,她分享了不同互联网工具进行习作互改的优点和方式,以期在研究中形成习作评改的模式。
接着是南京市建邺实小分校的董瑶老师带来的《“双减”,汉字教学从“新” 出发 》,他从汉字教学的新发现、新任务、新探索和新反思这四个板块来介绍自己对课题的理解和研究。
其实,“减负”政策由来已久,南师附中江山小学的周维老师就从梳理这20年来的“减负”政策出发,介绍自己的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低年段语文口头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她从确定选题的原因、核心关键词的内涵、目标的设定与内容分解、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阶段研究方向等方面和大家进行分享。
最后带来分享的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尤滢老师,她的课题是《中小衔接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文言文“1+X”拓展阅读教学研究》,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比重较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老师带来了扎实有效的办法。
市教研员倪鸣老师和李宏亮博士分别对老师们的汇报做了精彩点评。特级教师倪鸣老师从四位老师的课题研究方向出发,进行一一点评。倪老师发现,四个课题都基于了学科教学的真实问题和真实需要、紧贴学科教学、尝试改变现状,并形成一定的范式。除此以外,倪老师还给四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给老师们带来了许多帮助。
接着李宏亮博士从科研角度分享自己的感受,四位老师的研究扎实有效、清晰规范、实践真实可见。但与此同时,李博士给大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1.延展认知2.找准问题 3.重构内容4.指向成果。李博士的语言风趣幽默,诙谐生动地帮助在场的老师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什么是科研”,并在与四位课题主持人的一一交流互动中,帮助老师回溯概念、延展认知,老师们也醍醐灌顶,受到很大启发。
三场个人课题的中期汇报活动,让老师们学有所得,收获颇丰。教研与科研携手,让老师且行且思中获得方向,实践与研究并行让“减负增效”落在实处。
(通讯员 卢潇宇 周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