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技术点亮智慧学习,聚力双减个性成长”的建邺区智慧课堂专题展示和现场交流活动。
首先,学校的无人机、机甲大师、创客、优创未来等社团为来到现场的嘉宾、领导和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展示活动。
然后是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第一堂课是刘诗梦老师执教的《探秘二维码》,刘诗梦老师通过“抄号族”这一生活化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通过制作二维码、探究二维码原理、钓鱼网站等环节带领学生认识二维码,学习二维码背后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体验二维码背后的安全风险。第二节课是陈丽娟老师执教的《Would you like a pie?》,陈丽娟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巧妙利用问卷星进行学情诊断,通过诊断了解学生的薄弱点以及喜爱的学习方式和家庭作业形式。在上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答题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此外,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来对于学生的对话进行智能识别和打分,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长。随后,张勇成校长对本学校智慧课堂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紧接着,信息中心主任茅心溯以《技术赋能双减:个性化学习新样态》为主题进行了智慧课堂项目介绍。茅主任从“缘起、实施、成效”三个方面,充分解读了智慧课题的意义:让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在智慧环境的熏陶中,从而真正获得“诚”长。汇报过程中茅主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展示并分享了北校区在实施智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的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授课模式。
之后的第三节课是学校的音乐老师顾娟执教的《萤火虫》。顾老师通过营造森林音乐会的律动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借助“夏日微风”音乐形象,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个性化的“微风”,并通过编创不同类型的演奏形式,充分感知多声部的音乐性,能在顾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真正发声。
现场会的最后部分是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环节。沈书生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中运用的智慧课堂技术,认为今天的课堂中不仅教师在学生 输入知识,学生也发挥了主动性,不断输出、表达自己。学生从机械接受转变为生成,从模仿到创造、创生。课堂中的元素从相互孤立转变成关联在一起。
(信息员 茅心溯 方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