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下午,建邺区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七年级新教材主题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举行。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黄玉华校长出席活动,建邺区七年级数学教师全程参与,致远初级中学康叶红老师主持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七年级新教材为主题,包括新城中学何嘉欢老师的研究课《平移(1)》;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刘佳的讲座:《课标下 教材中 课堂上——从新教材到新课堂的七下教学建议》;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何姝晴老师的讲座《从新教材到新课堂——第九章<图形的变换>》;致远初级中学康叶红老师对本次活动总结以及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黄玉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首先,何嘉欢老师从展示生活中的具体平移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以及数学中的平移现象,用文字语言描述三角板平移的过程,从而得出平移的两个要素即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由此抽象出平移的定义。接下来通过活动一,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加深学生对于平移变换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活动二引导学生们逆向思考,图中有哪些平移前后的图形,特别关注了学生对于对应元素的描述。例题的设置由水平竖直平移转向了斜向平移让同学们去比较彼此之间的关联,层层设计具有梯度,最终在没有给出对应点的情况下进行拓展作图,关键在于对平移概念的逆向思考,设计地非常巧妙。刘佳老师从“课标下、教材中、课堂上”三个关键词出发做了从新教材到新课堂的七下教学建议讲座。首先基于课标要求,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再以“三会”为总纲,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次,刘老师解读了新教材的六大编修思路,即: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优化教材的内容结构,加强跨学科综合与实践,优化作业设计,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创设情境与活动,并结合具体章节内容对比了新旧苏科版教材的变化之处;最后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现状,指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与实施方式。
接着,何姝晴老师从整体第九章《图形的变换》结构谈起,指出了本章教材发生变化的原因第一是基于小学经验与小初衔接的要求,第二是基于三者变换的整体性与一致性的关联。接着对于本章内容的章头,情景引入,概念得出,探究活动、例题设置、数学探究、综合与实践板块都作了比较细致的解读。尤其指出了尺规作图在此次新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希望能由教授学生程序化的知识转向教学生如何想到作图方式的教学,对于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变换的关联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难点也需要特别注意。
随后,康老师就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经验与大家分享了针对七年级下册新教材中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注意。其中,第七章幂的运算难度相对旧版教材较大,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计数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更要特别关注书后习题;第八章整式的乘法变动不大,教学中要注意代数推理部分的要求;第九章作为变动最大的一章,康老师指出不仅需要关注三者变换的整体性,更要从一致性的角度去理解变换的概念、性质及应用。此外,在图形变换这一章内容中,数学美也很重要,可以适当增添一些教材以外的素材、平面密铺的相关知识来学习。
最后,黄校长高度肯定了这次建邺区七年级新教材主题教研活动。第一节研究科活动层层设计,活动一是对平移概念的初步应用与体验,活动二是对平移概念的逆向应用,需要学生进一步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例1是左右上下的组合平移,例2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拓展成为斜向的平移,最后的拓展提升更是精妙,需要学生逆向思考,去确定对应线段,十分巧妙。黄校长基于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从新教材到新课堂”,分别从新教材和新课堂两方面给老师们提出了教学中具体的建议。对于新教材,我们要通过不同版本教材、新旧教材的对比,去理解新教材的新在何处,要通过多样的渠道去理解教材为何变化。对于新课堂,黄校长指出,根据每一节课的特点,关注整体化的建构,关注整体联系,关注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大胆尝试,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编辑:王籽 供稿:陶祹 审核: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