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号,夏日的骄阳开始初显威力,但是炎炎热浪挡不读第六盟区六年级语文老师们的教研热情。下午,“聚焦中小衔接 共研习作教学教学策略”主题教研活动在陶行知学校东校区三楼录播教室成功举行。
来自中华附小的周丹老师首先执教六年级的仿写指导《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上周老师先带着学生回顾课文作者是怎样把一步步将道理说明白的,接着给出中心观点“有志者事竟成”,让学生在理解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不断修正自己列举的例子,最后进行仿写。
接下来,来自陶行知学校的刘华老师执教想象作文指导课《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课堂伊始,刘老师就用电影《流浪地球》将学生带入了神奇的科幻世界,用儒勒凡尔纳的文字告诉学生要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接下用一个个生动的情境来指导学生自己的作文要情节波折、描写具体。最后学生再课堂上现场习作,当堂展示。整节课气氛自由,充满乐趣,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被充分激发出来。
最后陶行知学校中学部的吴朝杰老师带了一节初中的作文指导课《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在课堂上,他指导学生要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会积累素材;寻找生活中的不平常之处,学会挖掘素材,学会挖掘素材;求真求新,相信下一个会更好,学会选择素材。
三节课之后,陶行知学校中学部的周睿老师带来了《习作评改那些事儿—-我的习作评改教学新尝试》的主题讲座,和老师们分享自己的习作评改研究。在指出评改的难处和肯定评改价值之后,周老师提出了“评改项目明确化”“评改流程清晰化”“评改反馈多样化”三个习作评改建议。
活动的最后刘宁霞校长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刘校指出,周丹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事例能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关注事例的叙述和记叙文的写作的不同之处,将习作指导落实得很到位。
刘华老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大胆地想象,如果将科学知识这个要素再突出一些就更好了。吴朝杰老师的课堂很关注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在选材上创新,对小学的作文指导课很有启发。周睿老师的讲座内容扎实,在习作评改上有自己的创新。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既是老师们思维的碰撞,也是老师们理念的更新。今天下午,第六盟区的六年级语文老师们在三节课中反思习作教学策略,在一场讲座中思考习作评改方式,为今后的习作教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信息员 王籽 罗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