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德法教研组成功举行了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程实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开始,教研组组长方艳老师聚焦新课标,为组内老师解读课程评价的新方向。方老师指出,德法学科的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也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作业设计,真正助力学生成长。
接着,每位老师根据作业设计的年段依次进行分享。
方艳老师对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进行教材解读,四课的内容设计有着明显的梯度进阶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对家人的爱,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建构者。严芳老师则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对单元作业进行了初步构思,她认为可以在课前开展家庭会议,让学生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在课堂上分享,课后认领家庭任务等活动,这样既能充实课堂,又能让教学目标回归生活、落到实处。张芹老师和丁思颖老师对中年段四年级上册《美好生活哪里来》单元进行解读与作业设计。本单元,前期作业设计是寻访身边的最美劳动者,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挖掘劳动者的真实需求,思考自己面对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可以做些什么。
最后,周薇老师和张静雯老师分享了她们针对高年段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读懂彼此的心》的教材分析及作业设计。本课的前置作业,请学生和家长各自写下自己最不能理解的彼此行为;课后利用任务单小贴士解决真实矛盾,找到解决途径;最后,再请学生、家长双方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
今天的活动,虽然只是初探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家都从分享中得到了新收获与新启发。今后,陶行知学校德法教研团队将继续加强专业学习,以新课标作为优化作业设计的依据,增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可实践性,真正提升教学实效!
(信息员 王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