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冬日清晨的第一缕暖阳,学校东、西校区全体美术教师相聚在一起,围绕大家共同关注的“立足课标,深耕课堂”这一主题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首先是由蒋吉老师带来二年级美术《自然现象》。上课伊始,蒋老师就通过一个有趣的猜谜游戏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下来,他带领同学们通过视频欣赏领略彩虹、极光、日出、日落等美丽的自然现象,在欣赏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找寻其中隐藏着的美术语言:点、线、面。在欣赏过程中,他还结合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的特点,邀请学生通过手势等肢体语言在空中画出弯弯的彩虹桥、急速坠落的流星等自然现象,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线条的魅力。在欣赏地震、泥石流等恶劣的自然现象时,蒋老师通过一个拟人化的地球玩偶吐露地球遭受环境污染、人为破坏后的惨痛心声,以此呼吁小陶子们增强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接下来是由周静老师带来的《脚印的联想》。上课伊始,周老师就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猜猜我是谁这个环节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并揭示了课题——脚印,接下来,周老师用一篇同学们刚刚学过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再次点题——脚印联想绘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周老师通过设置我会看——我会想——我会画三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式的引领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动物脚印绘画联想。一幅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图片、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创意作品引得同学们阵阵欢呼,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也就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会联想、擅绘画的小画家。
舒奇老师带来的是一节图案设计课《适合纹样》,什么是纹样?哪里有纹样?怎样设计纹样?上课伊始,舒老师就用三个成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得同学们在正式上课前就在脑海中对纹样建立起初步的感知。接下来,舒老师带领同学们综览古今,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盆装饰图案,到明青花瓷装饰纹样再到古希腊、波斯时期的陶瓶、挂毯等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品,同学们徜徉其间,进一步加深对纹样的理解。究竟该怎样创作适合纹样呢,舒老师拿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方形蛋糕盘,进一步演示运用经过抽象的植物、花卉、波纹等元素装饰盘子,表现对称式、均衡式等样式的适合纹样。在学生创作环节,舒老师加强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活动最后是由姜亚芹老师带来的微讲座《立足课标,深耕课堂》。姜老师指出在新课标理念不断走向深入、新旧教材转换使用初期,美术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认真研读新课标,吃透学实新课标理念。二是积极运用新课标理念深入挖掘旧教材的美育价值。三是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美育工作者。
路虽远,不行不至,相信美术组全体教师们在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理念、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成效方面一定能走的更远!
(编辑:王籽 供稿:蒋吉 审核:李伟 刘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