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初秋凉爽的微风,9月23日下午,建邺区第六盟区“聚焦新课标,践行新课堂”语文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陶行知学校语文组徐媛老师主持。
活动的第一阶段,陶行知学校的三位老师带来三节展示课。首先,吴双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基于同学们课前的充分预习,吴双老师结合教材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及课文的文本特点,以问题“作者围绕哪些方面去写了爬山虎”组织同学们交流、梳理课文结构,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吴老师以课文第二自然段对爬山虎叶子的描写作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通过进一步的品读,同学们体会到了作者在观察时对“变化”的关注。
第二节课是由朋蓉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朋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接着引导同学们默读课文三至五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课文中观察细致的部分。结合一张“画错”的插图,朋老师巧妙地引导同学们关注文本细节,找准爬山虎茎的位置、样子、颜色,深入感受作者细腻的观察视角。基于四、五自然段一些关键词句的品读,同学们对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用词的连续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最后,朋老师出示了多种形式的观察记录,引导学生比较其中异同,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迁移运用。
第三节课是由郭欢老师执教的跨学科学习《陶园趣采摘》。在这节课的开始,郭老师以学校采摘节这一真实情境作为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接着,郭老师以“采摘节中你最关心的问题”为话题,引导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对问题进行分类,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最后,郭老师还结合本节课内容引入了“研究报告”这一概念,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报告中“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两个板块的内容,为同学们后续的跨学科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的第二阶段,陶行知学校教导处赵杏杏主任进行了主题为《生命·成长:从校园的树出发》的专题分享。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校本特色,赵老师从“困境中的‘变’与‘不变’”、课程资源的统整和重塑以及机制保障如何促进课程落地生根三个方面出发,赵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各学段以“树”为载体的跨学科主题课程规划与实施。
活动的第三阶段,郭欢老师向大家解读了自己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盟区各学校老师也就今天的三节展示课展开了研讨,分享了自己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看法以及基于学生实际学情展开的教学实践。
时光安然,岁月如歌。教师的职业成长既需要集体智慧的灌溉,也需要精益求精的探讨。且研且思,笃行不怠,我们始终在路上。
(编辑:王籽 供稿:甘甜 审核: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