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教师音乐领域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2024年10月10日上午,南京市陶行知学校音乐组开展了组内校本教研活动。
第一节是由郑天轶老师带来的讲座《“双新”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微》。讲座中,郑老师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双新”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教学策略与启示,对推动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课由周馨雨老师执教的《村晚》一课。本堂课的教学围绕歌曲的结构及音乐要素,以情感审美为主线进行设计。歌曲的通过学生念诗的节奏和老师范唱歌曲的节奏做对比,从文学节奏迁移到音乐节奏,再由旋律感受古诗的韵律,又由古诗体验旋律的节奏与美感。演唱时想象乡村“素描“面画的意境美!
第三节课由刘念老师执教的歌唱课《牧场上的家》,这是一次充满温馨与创意的音乐之旅。刘老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将学生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牧场世界,引导学生们通过歌声去感受家的温暖与自然的和谐。课堂上,刘老师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图谱展示、节奏练习和分组合作等,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四节课由王晓硕老师执教的歌唱课《小树叶》。在《小树叶》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采用了分段教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段歌词中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情绪。通过情景导入和老师的倾情表演,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小树叶的情感变化,并用轻轻、慢慢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的教学则侧重于表现小树叶的坚强和乐观,通过改变演唱的速度和力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表现出小树叶期盼春天归来的积极情绪。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歌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和理解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课堂进行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与困惑,共同探讨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结合新教材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实效。大家一致认为,“教学做合一”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是未来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向。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是对新课标、新教材的一次深入实践,更是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模式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未来,南京市陶行知学校音乐组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编辑:王籽 供稿:刘念 审核: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