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春风如约而至,吹走了春寒料峭的二月,迎来了明媚暖人的四月。近日,南外青奥村小学30个班50名师生的“云”合唱《国家》终于制作完成啦!
3月初,当“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为师生共同面对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学习方式时,我校音乐组的老师们积极响应南京市“童心战‘疫’”在线中小学生“疫情必修课”的教育活动,决定以“云”合唱的形式让孩子们上一节别样的“音乐课”。
歌曲的最初选定源于每年国庆拉歌会,南外青奥村小学全校师生同唱的祝福祖国的歌曲《国家》,同时去年在区第二届小乐器比赛中我校也以《国家》这首歌的口琴表演获得了区一等奖。
歌曲选定后,人员的确定可花了一番功夫。
“让合唱队的孩子参与吧!”
“小乐器口琴也可以加进来。”
“我觉得还在武汉的孟楚乔同学,一定得参与,象征宁汉同唱一首歌,共同为中国战 ‘疫’加油!”
“张译心同学不能少,她的爸爸一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抗疫,大家与张译心一起为爸爸歌唱,为所有一线的医务人员祝福,祝他们凯旋!”
“一(5)班徐辰昱同学的妈妈、一(7)班黄瑞泽同学的妈妈和二(7)班周知源同学的妈妈都在医院一线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一定要让他们唱一句献给妈妈,为她们加油啊!”
如果你听过50个没有专门训练过的孩子第一次录的小样,大概就会明白为什么短短2分13秒的视频从录制到制作完成需要近20天了。孩子们最初发来的第一版,录得可谓五花八门:电流声、切菜声、汽车喇叭声、家里宠物叫声、跑调的……
合唱的录音合成对歌唱者的音乐素质要求非常高,每位歌唱者的声音需要高度统一,包括发音、吐字、节奏、声音位置等必须精准。但参与此次录制活动的50位同学分别来自一到四年级30个班,疫情期间,人群不能聚集,无法集中指导,只能自己在家用手机分别录制,再汇总给音乐老师合成。
音乐组的4位老师拿到孩子们录制的视频后,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孩子们纠正发音,远程指导他们。但即便有老师一对一地指导,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唱好一个乐句,许多孩子都要反复练习与录制达几十遍,常常有累了、哭了、气馁的时候,但一想起战斗在疫情最前线的医生、院士、军人、警察、志愿者……孩子们总会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20天,经过师生家长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呈现出一版师生齐心、共同歌唱的动人旋律!
虽然是用手机录制,在技术上跟专业录音棚的效果没法比,但轻柔细腻的口琴引入,配以简单干净的钢琴伴奏,纯美的音符从孩子们清澈的喉咙中缓缓流淌出来的时候,竟是那样惊艳无比,闻之动容!
家长、老师和孩子们平时的练习过程,一次次打磨合成的经历,让这堂别样的音乐课更加可贵、难忘、有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疫情基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国外的疫情开始蔓延。
今天,当处于疫情余波中尚未完全恢复的中国,主动宣布无条件支持国外战“疫”;当“中国援助”成为世界多国的真朋友;当中国救援队出征,一省包一国;当中国向82个国家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当一批中国援助物资历时10小时飞行抵达非洲支持54国抗疫。
这首《国家》录制的意义,或许已不仅是一节“疫情必修课”,也不再是为武汉加油!迎接英雄回家!更代表着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唱响了我大中国的胸怀与担当!(信息员:章晗、张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