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承办了建邺区第四盟区小学数学线上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探索高效复习新路径 促进关键能力再发展”。
第一节课由章晗老师执教四年级《复习多位数》。章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孩子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结构,接着带领孩子们回顾读数、写数的方法,充分体会多位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巧借数轴,通过在数轴上找点、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距离、观察数的取值范围等活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在对话、交流、碰撞中加深了对单元难点知识的理解。
第二节课由五年级曾瑗老师执教《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本单元的数学概念较多,课前曾老师便让学生整理思维导图将本单元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课堂上,曾老师放手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解自己整理的错题和好题,同时加强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曾老师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第三节课由吴慧倩老师执教六年级《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吴老师采用两段五环节教学模式,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整理、课中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沟通了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共筑知识网络。整节课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让学生在互学、互帮、交流展示中悄然实现知识网络的构建。
三节课后,任丽菲老师开展了微讲座——《指向思维发展的习题设计》。任老师指出,教师需要不断用“有营养”的学评材料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与积累、感悟与提升。有效的习题能在学生学习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是形成关键能力的材料。任老师结合课例分析,通过提供同类的多个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把握其中所蕴含的共同结构,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变化中的不变,从解决某个问题抽象到解决某一类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指向“数学本质”。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高效的复习策略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系统归纳整理,以“点”及面,理清知识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同时,进行有层次的进阶练习,实现从基础性向综合性的拓展提升,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复习中发展数学关键能力。
(信息员 章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