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精神,探索“双新”落地,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发挥课题引领作用,江苏省级教育规划课题《指向文化育人的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分享与专家指导活动于2024年6月13日上午,在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报告厅如期开展。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大伟所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张静副校长莅临指导,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张丽宁老师、新城小学赵梓如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全程参与,课题组全体参加。活动聚焦于跨学科学习实践,旨在通过分享交流近阶段的课堂案例,讨论、提炼跨学科学习策略,进行深入且有层次的成果展示、分享。
新城小学的陈煜老师从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类型、原则、模式和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活动的分享这两个方面来交流的。通过文献研究法,阅读了大量文献。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了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按“知识功能定位”和“跨学科肢体学习主导学科”两个维度来分类。英语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是分年级进行,比如设计了三年级Colours主题的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五年级设计了多学科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走,喝中国茶去!》分为三个课时完成,分别有语文和英语老师围绕同一主题,完成不同课时的教学任务,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除了跨学科课例分析,老师们还设计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的盛佳老师就我校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与思考进行汇报。盛老师的汇报由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背景、概念、以及我校探索出的策略三方面组成,从各个方面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了我校上个月刚刚进行的外语节活动——舌尖上的中国 A bite of China 。盛老师还从刘咏仪老师开设的选修课出发,就语文学科的一些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进行了介绍。我们是如何体现“跨”这一关键词的呢?低年段的孩子们动手用黏土捏一捏节日美食;中年段的孩子们动手去画一画节气美食的海报,这都是英语与美术的跨界融合;高年段的孩子们分工去制作PPT,这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魏同悦执教的《A Bite of Cities》(舌尖上的城市)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开设了“美食万花筒”课程,学生以中国各地美食为主题进行了为期半学期的研究,随后在“A Bite of China(舌尖上的中国)”的外语节活动中通过美食集市展示和售卖了他们研究的美食。在魏老师的课堂上,首先同学们回顾了在外语节中,他们研究的不同地区的美食,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美食推荐官”,魏老师引导他们反思总结,并通过视频和人工智能引导他们去挖掘更多的美食文化,并鼓励学生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美食推荐。同学们分成8个小组,采用歌谣、表演、叫卖、辩论等形式推荐了武汉、广州、南京、北京等八个城市的美食。他们融合各地方言,用流利的英语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让在场的各位同学、老师都享受到了美食。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使他们在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南京青奥村外国语小学的刘咏仪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研究中国传统美食——饺子。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与学生生活贴近,且具有可探究性。本次探究性学习共开展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饺子与生活”采访调查(通过文本材料阅读并梳理,探究、整理有关饺子的知识,从而了解饺子的起源、发展、寓意,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
活动二:借助文本,探寻饺子文化(探究饺子在民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多元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三:“推广饺子”(探究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魅力,了解饺子背后蕴藏的文化密码,更能帮助学生推荐好美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市教科所刘大伟所长对大家的实践予以肯定,并再次强调在跨学科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紧紧依托新课标,以新课标中的学段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为指引,按学段开展对应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让活动更高效,让学习更有趣。同时,他引用“路径依赖”理论,强调我们不能长期只关注自己所教的学科,受某一门学科的限制。通过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活动,老师们可以从其他学科视角去丰富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这种“路径依赖”。
最后,课题主持人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张丽宁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今天的两节课和两个汇报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了我们对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在理念层面,教学行动层面、意义探究层面的又一次飞跃。老师们都能有意识地从其他学科的视角指引学生主动地迁移运用学到的知识,勾连本学科的创新点,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她也希望老师们都能带着对课题的深层思考,在今后的一次次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与理解,使之成为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温暖而永恒的学校记忆。
本次活动是一场充满了文化力量的修行,跨学科研究,旨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影响灵魂。将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课堂,让学生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希望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将文化育人之道“融”于各学科之中,学生亦能在“跨”学科的课堂感受学习之趣。
(撰稿:谭英秀 编辑:章晗 审核: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