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第三盟区本学期第一次语文教研在新城小学报告厅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指向‘精准深透’的阅读策略指导”,以期让学生在阅读方法上获得有效训练,提升理答能力。
本次活动,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六年级组的陈宇婷、聂顺智和吕曼老师分别执教三种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各自从文体的特征出发,切实训练理答思路与理答规范。崔晓星老师做总结与讲座。
陈宇婷老师的课堂围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展开,文本样式新颖有趣,课堂氛围热烈活泼。在课堂中,同学们不仅见识到了大量的不同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而且通过自我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归纳出了提炼关键信息的方法,明白了看懂图表要纵横分析,阅读图文结合题应融入个人生活经验。整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方法训练有效。在课堂的最后,陈老师让学生站在出题者的高度,针对一篇文本自己出题,极大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在一定高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提取、归纳、总结”能力。
聂老师则关注到了说明文阅读训练的一个角度:快速浏览、准确概括。他向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范例,精讲精练,及时总结。学生们在短短二十多分钟内,迅速掌握了说明文的概括方法:寻找中心(结尾)句、关注过渡句(段)、提取信息自行总结。课堂节奏明快、层次分明。
吕曼老师执教的是“叙事文标题的作用”。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交流,得出观点:吸引读者、点明中心、表明行文线索是好标题的三大共同点。接下来,吕老师依据这三个要点,一一进行讲解与训练。随后,“点明文章中心”也归纳成了清晰易懂的理答公式,让学生易于把握,有效提升理答能力。
三位老师的课堂与寻常的课堂略有不同:其一,短时高效,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节奏紧张有序,课堂效率高;其二,讲解与训练的时间占比科学合理,精讲精练,以练促思;其三,目标微小而精准,均以学生能够提升有效的理答能力作为核心目标,课堂架构清晰明确,学生参与度高。
崔晓星老师的讲座总结提炼了三节微型课的核心观念,她指出,阅读策略指导需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首先,提炼一个实际的问题,老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阅读方法薄弱之处,将其细化,逐个击破;其次,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可以把这样的问题融入到课文教学中,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专门解决,不贪多不贪大,每次解决一个最基础的实际问题;再次,讲练结合,以练促思,先扶再放,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练习,才能真正领会方法;还有,在课堂中要有明确的示范和结论,给予学生答题的思路与抓手。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精彩,无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获益匪浅,并能立即迁移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员 吴彩云 崔晓星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