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小学美术本学期首次线下教研活动在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展开。为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本次围绕“传统文化资源”主题,以讲座研讨沙龙的形式开展协同教研。“传统文化资源”相关主题的课题主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还有部分老师线上参与了主题沙龙,建邺区教研员丁园园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新城小学张祥龙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由教研员丁园园老师发言,丁老师先向在本次课题申报中获得立项的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接着介绍了我区有五十多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此次课题申报中立项成功,并有十多位教师课题报市,丁老师表示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奋战在一线,并且能做好教学与科研两手抓的老师们。丁老师介绍了本次主题是“传承与创生——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老师们近些年关注的重要课题,老师们能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并取得些许成绩是值得支持与鼓励的。丁老师还补充到,建邺区美术教学与科研将会以传承与创生为抓手,同时,也鼓励大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一个环节中,新城小学陈婵媛老师和杨梅老师做了课题分享。
陈婵媛老师,她分享的课题是《小学高年级民间美术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本课题为区级重点课题立项并报市。陈老师主要从:课题的选题、开题、中期成果、预期成果等四个方面分析自己的课题,解析了自己已经做了哪些研究,并如何将课题研究内容融入课堂等,为今后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杨梅老师分享的课题是《基于儿童的美术馆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与美术效果》,这是她和张祥龙老师一起主持的南京市集体课题。杨老师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儿童的美术馆教育的实证研究较少,从而阐明了其学校团队可以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补充这方面的空白。最后详细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过程,并对学校美术馆教育的融合发展做了美好展望。
在上述教师分享结束后,张祥龙老师分别对每位老师的发言做了简要概括,并做了题为《开题报告的撰写与过程研究——以区域美术馆资源利用为例》讲座分享。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自己的课题为例,从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等七个环节,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撰写心得,尤其强调了内容和目标要精简且针对性强。第二部分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过程,向大家分享了平时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尽可能的用照片、视频、教学反思等辅助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课题的每一环节做好准备。
最后由教研员丁园园老师做总结发言,丁老师首先肯定了今天发言教师的精彩分享,她强调了现代教学教研就是一个资源共享的过程,老师们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得到了个人发展和共同进步。丁老师还指出,大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中期阶段材料的积累,从而为整个课题的有序开展进行保驾护航。丁老师还结合自己的经验强调逻辑条理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可以将自己的申报书转变成自己的行动方法,要学会基于问题的研究方法,即如何通过自己的问题体现出课题的研究价值。最后一点,提醒老师做课题一定要立足课堂,落脚点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信息员 吴彩云 张祥龙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