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4年10月10日上午,南湖第一小学承办了建邺区小学科学第一盟区教研活动,第一盟区全体科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课堂展示、授课教师分享感受、主题讲座三部分。
第一节课是南湖一小的李海婷老师执教的《认识感官》。本课基于学生的兴趣,引入孙悟空的动画形象,以孙悟空带大家去闯关的模式设置了5关:火眼金睛、耳听八方、十里飘香、津津有味,黑暗前行,带领孩子们认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五种感觉器官,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专注又有趣;接着李老师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动物的感官,用短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动物的感官建立新的认识;最后留下了思考题:如果感官停止了工作,会怎么样?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索与感官相关的科学知识。
第二节课是新城小学南校区的骆荣荣老师执教的《事实与猜想》。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蚂蚁出发,动态的视频中学生可以观察到“排队”、排队行走等现象,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到的现象叫事实,头脑里思考后得出的信息如搬家、找食物等想法为猜想。在学生自主发现事实与猜想的区别后,延伸至科学探究中的事实与猜想的例子,恐龙灭绝的事实与多种多样的猜想,意识到猜想不唯一。学生在此过程中,用耳朵听、眼睛看、动笔圈画,加深对事实与猜想的认识的同时,提升了阅读能力。最后,在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述和原因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两堂研究课后,两位授课教师就自己在备课及上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与大家作了分享交流。
随后,南湖一小的郭佳副校长以《搭建适合的“脚手架”:提升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开设讲座。郭校长从为学生提供促进科学概念建构的模型出发,指出对于一年级孩子要在探究阶段为其提供恰当的“脚手架”,并结合两节研究课例从观察、实验、阅读、交流、记录、评价六方面介绍了课堂中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建策略。讲座最后,郭校长明确提出面对一年级新教材,教师要克服惯性思维,学会改变!
紧接着,南湖二小的柯欣老师以《幼小衔接:在活动中寻觅静与动的平衡》为主题进行讲座。柯老师从环境变化和人生转折两方面综合分析了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提倡在一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寻求平衡点,在静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动中释放孩子的天性。同时,柯老师从创设情境、活动探究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具体方法,干货满满!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每一次的教研学习,都让我们拾级登梯、循阶而上,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供稿:徐悦 编辑:周亚亭 审核:郭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