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政治认同这一课程目标,学部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于4月14日下午,聚焦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开展专题研讨。此次活动以王雅洁老师的公开课为范例,深度探索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历史题材教学的创新路径。
课堂上,王雅洁老师匠心创设“鸦片战争博物馆研学之旅”的大情境,将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转化为沉浸式参观动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交流、汇报英雄故事等有趣而生动的学习方式,在时空穿越中触摸民族抗争记忆。王老师凭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多媒体素材,既引导学生铭记屈辱历史,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点评,顾主任在评课中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需突破宏观叙事壁垒,将鸦片战争等重大事件拆解为学生可感知的生活切片,推动知识理解向情感体悟、认知建构跃升。”这一建议呼应统编教材“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统一”的编写特色,引发教师们关于情境化教学落地策略的思考。
此次教研活动以五年级德法课本中的历史单元为切口,提供了“大情境+微体验”的创新范式,后续教研组将持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路径。
(撰稿:张剑知 编辑:周亮 审核:邱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