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金陵河西小学部承办建邺区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

来源:金中河西小学部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2-26

近日,建邺区小学综合实践“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录播教室拉开帷幕。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孔淑梅主任、各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小学综合实践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参与此次研讨活动,建邺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肖大明也亲临现场指导听课。

活动伊始,是精彩纷呈的三节展示课。

首节展示课是由南外河西二附小丁伯松老师带来的二年级课程——《粘土趣构,图形探秘》。丁老师精心设计了趣味十足的捏黏土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们用黏土成功塑造出三角形、正方形、正方体等形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图形的感知更加深入,在亲身实践里不断探寻知识的真谛。

接着,华山路小学杜子越老师带来了四年级的展示课《我为家乡代言》。杜老师的这堂课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汇报、自主设计、自主探究的优质平台,深刻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围绕南京的风景名胜、特色美食、非遗传承、家乡名人这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感受到家乡独特的魅力。

最后,金陵河西分校小学部尹文婷老师呈现了四年级的课堂展示——《我是校园小向导——多元导航创生项目汇报展示》。尹老师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诸如测量所需的工程思维、工匠精神等相关知识技能。他们通过测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学校导览图,并且借助信息技术创作有创意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科融合特点。

三节课后,江宁区教研室综合实践教研员王诚成主任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儿童的生活经验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把“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每一堂课中。这三堂课都巧妙地将生活场所转化为学习场所。在第一堂课中,丁老师依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与发展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动脑思考,以及游戏感知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从具象逐渐向形象过渡,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第二堂课里,杜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家乡、爱上家乡,培养了学生的归属感和作为南京人的自豪感。同时,小组研究和汇报的形式多样新颖,促进了学生规划意识和整体大局观的发展。而在第三堂课中,尹老师将课程与学校百思课堂的研究相结合,利用百问、百探、百争、百放等环节发散学生思维,组织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测量方法、信息技术的建模方式、美术设计中的绘图填色等手段,实现了多元学科融合,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活动最后,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孔淑梅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孔主任指出,综合实践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执教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融合能力。尽管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诸多困难,但只要教师们认真踏实、努力钻研,必能收获 1 + 1>2 的成长。

(撰稿:刘慧   编辑:周亮   审核:余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