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3-28

当历史的枪声穿越时空回响,当数学的计算与道德的抉择碰撞,为深度探索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月27日,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思维盛宴"。两堂风格迥异的道德与法治课,以 "历史思辨+生活实践" 为双引擎,为 "思维课堂" 建设交出了精彩答卷。

在《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的课堂上,吴珊老师以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为时空坐标,构建起三维思维场域。通过起义时间表对比,引导学生发现 "失败次数与革命信念成正比" 的历史规律。从 "帝国" 到 "民国" 的国号之变,引发 "国家主权归属谁" 的深度思考。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从 "末代贵族"" 革命党人 ""缠足少女" 等多元视角,立体感知社会变革。让学生清晰展现从 "现象观察-问题提出-逻辑推理-价值判断" 的完整思维链条。

郭玉玉老师的《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课堂,则化身 "社会实验室",将抽象的节约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思维训练。通过 "10g 米的全球旅行" 计算,让 "微小浪费" 的宏观影响可视化。针对 "剩菜该不该倒掉" 的争议,引导学生在 "个人口味" 与 "社会责任" 间寻找平衡点。当 "全球浪费粮食消耗的淡水够全班喝 107 亿年" 的结论震撼呈现时,学生自发设计的 "光盘打卡系统" 已开始构思。这种从认知冲突到实践创新的思维进阶,正是思维课堂的魅力所在。

教育是点燃思维的火种,未来,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将继续以 "思维可视化" 为突破口,让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思考在课堂交融,让理性的计算与人文的关怀在实践共鸣,让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撰稿:吴珊 编辑:王芳 审核:项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