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研社和杭州外国语学校主办的主题为“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同课异构”的“2018年外国语学校及外语特色校英语教育教学研究会”,于4月25日至26日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举行,南外河西初中英语组郭晓老师、李娜老师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美版《English in mind》第一册“Unit 3 School life”的同课异构活动率先展开。来自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的吴老师首先出场,他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细致比较了中美学校生活的异同,带领学生深度思考什么是“good education”,使人深受启发;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朱小刚老师接着进行展示,他在上课前扮演了来自南京的记者,意欲采访杭外的学生,很快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的语言情境。课上,他语言风趣幽默,构思新颖,带领学生详细梳理了文本,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论自己的校园生活,整堂课主线清晰,节奏明快。围绕美版《English in mind》第四册“Unit 16”,来自苏州外国语学校的阳老师和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张老师进行了《电影简介的书写》的同课异构。阳老师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开始导入,在对文章进行了简短的思考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出电影的基本要素,并提供几篇电影简介作为补充材料,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张老师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一篇好的电影简介应当具备的条件,并且给出一篇涵盖易犯错误的范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修改。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任真教授和北京教育学院的袁昌寰教授对四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认为老师们的讲授非常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教材的把握非常到位。她们也结合教材指出,老师们在备课和教学实际时,应当充分结合教法调动学生利用已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English in mind》编者Herbert Puchta在第二天开设了讲座。他讲座的语调轻松愉快,内容涵盖较广。他还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与老师们探讨了一些高效运用课本的方式,如“guided reading,silent reading”等。他建议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多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度,密切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南外河西初中老师与来自苏州外国语学校、英特外国语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以及主编Herber Puchta教授探讨了对《English in mind》这套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心得等,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和回校传达会议精神,提高了南外河西初中全体英语老师的认识水平,有助于她们更好引导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等。(信息员:杨春贵 朱冉月 郭晓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