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秋分。吐高吟。气爽神清歌不禁。碧空心。学园逐梦成才路。恒常驻。丹桂飘香夜露深。正青春。(《风光好·秋分》)”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今年的秋分又是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建邺区委宣传部一贯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1日下午,“二十四节气秋分主题活动”在南外河西初中报告厅举行,区委宣传部和区教育局的相关领导、江苏省楹联协会的四位诗人、南外河西初中的全体师生、南外河西初中一附小的部分师生及一些家长参与了活动。
在刘亚婧老师、王寅老师和彭麟淞同学、陶朱赫同学的主持下,活动拉开了帷幕。陈波校长首先致辞,他对来宾表示了欢迎和感谢,阐明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介绍了学校在弘扬中华文明上所做的尝试,表达了培养“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坚定意志。他勉励学生们:“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莫道勤学天色晚,登攀之路伴艰辛。”来自附属一小的沈秋歌为大家表演了《萌宝说节气》,稚嫩的童音、老道的语气、可爱的表演把大家的心都萌化了。
“诗词歌赋颂秋韵”主题表演由五部分组成。刘亚婧老师、贾舒琦老师、王寅老师和童晋老师首先为大家朗诵了诗人赵怀民创作的《金陵河西·登高赏秋》,拉开了表演的序曲。在第一篇章《初识灿烂秋趣》中,方悠然和许园同学深情款款的诵读了《秋天》,带领大家走进如画美境;王秋童、周睿和曹爱多同学展示了《秋》,动人演绎了秋天的颜色与声响,追问“是否四季一样如秋?”在第二篇章《寻访金陵秋色》中,外教Amy和马煦然、卜郗雯同学等共同表演了《金陵秋色》,“那斑斓的梧桐,那油画般的银杏,那莫愁湖里的残荷,那明故宫石碑上的冰霜……”真个“任时光穿梭,梦回金陵”;贾舒琦老师动情演绎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佟云霞创作的《野陌晴空秋正好》,高亢抒情、意犹未尽;“寂寞黄昏雨,桐飘一季秋。”童晋老师诵读了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顾德梅创作的《樵径晚风》,大气沉浑,苍劲有力。在第三篇章《感受秋声古韵》中,陈佳彤同学朗诵的《秋夕》、赵家豪同学诵读的《秋词》、唐夏和丁毓灵同学展示的《雨霖铃》、董舒芯和徐良秀同学演绎的《醉花阴》、张永奇同学朗诵的《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等都把大家带入了古人的深情逸致中,或如泣如诉,或高亢激昂、或委婉深沉的表演获得阵阵掌声,轻罗小扇、古装飘逸,断肠离情、悲切哀愁、郁郁伤感……无不让人为之深情掬泪。在第四篇章《共绘花好月圆》中,陈铭同学诠释了《水调歌头》,深沉厚重、意蕴悠长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丁毓灵和董舒芯等同学以歌曲的形式把它演绎出来的时候,更是获得了全场掌声相和,好一派浓情厚意、明月千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金立安和王梓豪同学表演了金立安创作的《中秋情怀》,“世事临头慎守真”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倪誉菲和李雨鲲同学表演的快板《中秋祝福千里明》抑扬顿挫、灵活多变,令人忍俊不忍;宗源、张朗哲、杨可馨等八位同学展示的歌伴舞《花好月圆》整齐划一、技艺高超,古筝的雄浑、长笛的宛转、高蹈的轻扬令人称赞,获得阵阵掌声。
南外河西初中一贯重视培育师生的“中国灵魂”,坚持用“悦读拜大年”、“微信祝福”等方式庆祝春节,用“猜灯谜和吃汤团等方式”庆贺元宵节,用“包粽子”、“吃五红”、“挂网蛋”等方式迎接端午节。此次,二十四节气秋分主题活动走进南外河西初中,为师生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契机,也为学生们尽情挥洒和展示才艺提供了舞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信息员:杨春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