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对于诗歌的喜爱是难以抗拒的。诗词总是让飞快的日子慢下来,让粗糙的生活得到打磨,让干枯的心灵得到滋养。于是,生活就这样慢下来,细腻雅致,润泽丰盈。诗词让人们知道除了“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晓得还有一处所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4月19日下午,以“写意时光里,诗韵醉年华”为主题的校第八届读书节诗词吟诵现场会隆重举行,南外河西初中学子齐聚报告厅,把古今中外优秀诗歌低吟浅唱,品一段写意的时光,醉一份诗韵的年华……
初一年级六个班共带来八个节目。或亲子共读,或师生对读,或同窗助读……在大家的深情演绎下,一首首经典名作从时光里款款走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都说有梦可追的人是幸福的,可追梦本身何尝又不是梦,在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一首《不会成真的梦》让人深有感触。初一(1)班的周睿同学和她的妈妈带来《不会成真的梦》。夏日炎炎,细雨蒙蒙,蛙声骤起,红莲吐焰,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就描绘了这样古典的场景,接初一(4)班李佳颖同学和她的妈妈为大家朗诵《等你,在雨中》。 “君不见,黄河流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无数才子都留下了对黄河的赞歌!初一(2)班丁靖轩和贾舒琦老师的朗诵《黄河》。初一(2)班彭梓卿、徐瑞迪朗诵的《春天,遂想起》,在江南的杏花春雨中寄托余光中先生的思乡、怀母和两岸分离的惆怅。一阵欣喜,一阵心跳,何其芳笔下的“年轻的神”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初一(3)班方悠然、王奕霏同学为我们深情朗诵《预言》。徐志摩的诗歌如阵阵温暖清新的南风吹散沉积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尘埃。初一(5)班张隽宁和乔梓桐同学再现经典的《再别康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初一(5)班的万以同学吼出北岛的“我不相信!”这是他对世界上不公之事的《回答》。江南古城是温柔的,也是沧桑的。我们与古城是否正渐行渐远呢?初一(6)班李柳漪、许园同学的《与一座古城的对话》,给我们带来深深思考。
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体验最自然的艺术形式。初二的同学们,用最动听的歌喉浅浅吟唱古代经典。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初二年级的李林燕,卜郗雯,黄季炜,姜皖宁吟唱白居易的《琵琶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初二1班的才女何昱颉根据李白的《长干行》重新填词,再现两小相伴的童年,重温岁月洗礼后的沉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初二年级郭雨彤,姜皖宁,熊熙然和王梓同学一曲《少年中国说》,唱响我们心中梦想的战歌。《枉凝眉》是《红楼梦》中第五回十二支曲名之一,唱尽了宝黛爱情理想因变故破灭,林黛玉历劫还泪,泪尽而逝。《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初二的少年们将往事吟唱,带领我们重温经典!
毛主席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曾失落一颗诗心,失意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威武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初三学子也是一样,他们身处奋战中考的紧要关头,仍能高歌吟唱,尽情释放满怀的锐气激情!赵家豪、张永奇、陈铭、唐夏四位同学代表初三全体同学发出“初三的我们,生而无畏,战至终章”的誓言!预祝初三学子在六月用辛勤汗水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如果有机会,我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挣脱时间的枷锁,畅游古今中外诗词的天地。因为唯有此,我们才能自由地翱翔;才能将对人生的礼赞,对未来的向往,对理想的讴歌,融入到无涯的胸襟,尽情地歌唱。
让我们相约明年的读书节,一起斑斓起舞!一起诗意放歌!(通讯员:杨春贵 孙玉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