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南外河西初中承办建邺区双研合一单元教学指南推广使用研讨会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12-23

 20201223日上午,建邺区全体初中学校分管教学、教科研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中学教研员,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参加了“双研合一:单元教学指南推广使用研讨会。”

本次活动以南外河西初中朱辉老师的一节数学示范课《6.5垂直(1)》开始。本节课是南外河西数学组参与的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的教学具体尝试。本课通过一系列折纸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推理活动,将位置关系通过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实现现实情境、操作材料、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之间的转化,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演绎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实现数学能力的进阶。

接着,南外河西初中教科室主任丁霞与数学组骨干教师刘佳分别向广大同仁们作了经验分享。丁主任从宏观的角度汇报了近几年南外河西初中在“双研合一”这一领域的尝试与实践;刘老师结合数学组的具体实例,向各位领导阐述了数学组尝试“双研合一”的具体过程。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特级教师王凌结合自身实践,为与会人员作了题为《以双研合一发展专业素养》的微型讲座。他认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研究才是专业发展的动力。老师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日常的教学,应该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将问题研究出“花儿”。

中场休息后,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长张爱平从数学专业领域上,为本次观摩做了学术性的点评,老师们纷纷点头称赞,表示受益匪浅。

张所提出“三个用”的建议,一用数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通过对现实原型和样例,抽象出共同的属性以获得新的数学概念,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通过语言建立逻辑,实现有条理的表达,重视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等几种语言的互相转化,实现数学的思维外显化。三用说理和推理对因果关系形式化,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最后,建邺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峰为本次大会作了升华性的总结。他表示,要想真正做到“双研合一”,首先要明白教研与科研的区别与联系。教研的定位是分享和交流,只有“怎么做”,而没有“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教研与科研是完全对立的。其实不然,科研正好在这一点上与之做了互补。老师们先要在教研中发现问题,对此问题进行科研化研究,最后,将科研结论放到教学中。这就形成了双研合一的良性循环,也是是双研合一的初级阶段。在高级阶段,则是“教研过程科研化”以及“科学研究实践化”,将二者真正合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通过本次研讨,与会人员收获颇丰,各校分管领导对双研合一在各校的应用都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邺区的教育工作者们皆能“双研合一”,自发地走上“研究”这一幸福的道路。

(信息员  袁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