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6日上午,在建邺区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隆重举行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项目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建邺区分会场)。参加本次活动的市区级领导有南京市教育局潘东标副局长、南京市电教馆陈平馆长、南京市电教馆杨连荣副馆长、建邺区教育局马峰副局长等。
活动伊始,陈波校长对参加本次活动的线上、线下老师致欢迎词,尤其对长期关心和支持南外河西初中智慧教育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展示环节
语文学科孙玉莹老师的课,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创新生活。以学校爱心义卖活动为主题,通过“慧眼识招牌”带领孩子们感受生活中的语文;通过当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模式现场卖货,让孩子体悟语言的力量和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实现了对生活的再创造,可谓是给爱心义卖活动在语文课上又插上了腾飞的羽翼!
数学学科刘佳老师这节课设计思路新颖,环节紧凑;刘老师语言幽默,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课堂上充分利用智慧化的教学手段,展示学生作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生物学科徐婷老师的课《眼与视觉》层次清晰、构思精巧。徐老师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情境引入、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反馈拓展等各教学环节中,善加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了课堂的交互性,提升了教学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突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政治学科刘婧婧老师熟练运用学正宝教学平台、UMU教学平台、C30平台的技术于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深层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职权,并通过技术手段加深印象,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所学知识,让教学变得多元,使学生学得轻松。
第二阶段:学科经验交流环节
谢颖和邱红老师分别代表语文组、生物组介绍了本组在常态化推进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实施方法。
语文组认为,智慧化课堂不仅让学习过程可视化、教学数据可视化,通过分组学习,可以促进生生互动,同时也可以扩大课堂学习的互动面,变单一的评价模式为多元评价模式。例如在分组学习时学生们在老师评价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前可先开展自评,老师评价时可以选择优秀作业作为推荐,还可以生生互评,通过对比推荐完成质量高的学习成果。
生物组认为,在多年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了“情境引入——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反馈拓展”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徐婷老师课例“视觉的形成过程”说明。课前学生观看了相关微课视频,作初步了解。课上,利用光具座进行模拟探究,记录实验结果,拍照上传。教师在后台限定探究时间,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合理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又能避免学生盲目低效超时的学习行为。
第三阶段:专家点评讲座环节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院院长恽如伟教授对展示课进行点评,并带来了《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的微型讲座。讲座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就是在智慧课堂的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尤其强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让技术始终服务于教学”!
最后,南京市电教馆杨连荣副馆长对今天上午的活动进行总结发言。杨馆长肯定了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扎实的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作出了典型的案例和可操作的方法,同时也为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信息员 阎冬 袁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