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2024年4月12日上午,主题为“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复习效率”物理学科市级教研活动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南京物理学会主办,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全市600余名物理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观摩学习,共享教研的盛宴。
活动分为八、九年级两个会场同步进行。
八年级会场由南外河西周跃林副校长主持。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朱璐老师首先带来了一堂《力》复习展示课。朱老师以《“滑”样年华,有“力”相伴》为题,巧妙地将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力学知识相融合,引领学生们走进一个力与美的奇幻世界。在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断探索着力的奥秘,收获满满。
紧接着,金中河西的丁琳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展示课。丁老师以金牌真假的鉴别为引子,将学生们带入一个充满挑战与探索的物理世界。她引导学生们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操作,反思实验过程,并拓展相关的生活常识。在这堂课中,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物质的物理属性,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物理知识的魅力,增强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展示课结束后,周跃林副校长特邀南京市树人学校的丁志红老师和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王晓琳老师进行点评。丁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这两节课不仅很好地践行了新课标的要求,更体现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朱老师的课程从情境设计到表格分析、图像处理,都充分展现了科学思维的魅力;丁老师的课程则从流程图到实验设计、评价,再到最后的真伪鉴别,都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精髓。
王晓琳老师则进一步指出,这两节课在设计上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主线清晰,复习知识全面,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提升了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两节课都很好地体现了优化的理念,无论是板书设计、实验方案,还是现实物品的运用,都展现出了优化的思想,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最后,周跃林副校长作八年级会场总结,他表示此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他鼓励老师们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再接再厉,设计出更出彩的课程,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们定能汲取这次活动的精华,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复习效率,共同书写南京市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九年级会场同样精彩纷呈。南京市教研员许志老师首先对到会的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也为大家的教研热情表示感动。
南外河西童晋老师开设了一节题为《电学计算复习(一)》复习课,他以“电饭煲”的发展作为明线,以计算作为暗线,精心设计三个活动,对传统电饭煲进行追本溯源,设计改进和优化创新。用“‘煲’罗万象,算无遗‘策’”作为点睛之笔,升华主题。课堂设计详略得当、教学深入浅出,课后习题评价精准落地、并适当提优,拓展学生的思维。
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陈希老师开设了题为《电学图像》复习课。她为从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向物理中的欧姆定律迁移并进行变形,以最常见的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的电路作为载体,对两个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层层追问,抽丝剥茧,最终学生说出“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不应该只看眼前,眼光要放得长远”,将德育与智育完美融合。课堂的总结部分,陈希老师以一个“管中窥‘?’可见一‘?’”的填空题呈现,将整节课推向高潮,令在场教师啧啧称奇!
展示课结束之后,雨花台中学的陈培凤老师和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陈晨老师进行了评课。
陈培凤老师对两节课给予高度评价。童老师的问题设计具有聚焦的指向性,注重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整节课内容丰富,详略得当,效果显著;陈希老师的问题设计提升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整节课是一个缩短和延长的过程,缩短是条件的减少,延长是思维的拓展,教态温和,师生互动性好,课堂高效,学生受益良多。
陈晨老师认为童晋老师设置问题时关注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从封闭式问题到开放性问题过渡,重视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注重在学科教学渗透中国文化的教育,并提出在作业指导留痕;陈希老师的课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跨学科课例,在物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体现了数学物理方法的思想,思维含量高,并且进行了初高中衔接。
最终,许志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总结,他认为两节课都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并且提出了对老师们在复习课中的三点建议:1. 走好优化作业的旅程,2. 走好寻找证据的旅程,3. 走好问题解决的旅程。
此次活动,以“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复习效率”为主题,共学共研共发展,在感悟中行动,在行动中提升,聚焦初中物理复习课,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向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相信在本次教研活动的影响下,各位老师都满载而归。
(供稿:王晴、张佳丽 校对:周洋 审核:袁晶、任飞、朱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