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江苏教育报:一个“童”字立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1-25

江苏教育报:一个“童”字立校园

——寻找南京建邺实小里的“童话故事”


(江苏教育报记者 梁早 实习记者 张睿)最近,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付天一心情有些低落。这个来自法国的男孩,曾在建邺区学校足球联赛中,以一人独进7球的战绩为学校夺得桂冠。但是随着春节的临近,他不得不告别生活了3年的中国母校。“我会把在这里生活、学习的美好故事,一一讲述给我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我也有一个温暖的‘家’。”

在建邺实小,像付天一这样的外籍学生有近20名,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瑞士、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该校校长,祝瑞松一直在思考如何“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幸福的童年”这些充满教育情怀的问题。


指尖上的“中国味道”

每天清晨或是午间,在建邺实小的一处专设走廊里,总有学生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端坐、提笔、凝神、练字。从各年级的学生,到全校的学科教师,全员练字是该校的“日常功课”。

来自斯里兰卡的苏琦、艺琦“姐妹花”已经在建邺实小度过了两年的美妙时光,书法是她俩的最爱。妹妹艺琦练习的第一个词语就是“南京”,她告诉记者,第一次写书法,笔怎么也握不好,墨水洒了一地,“班上好多同学都热心地过来帮助我,有的还从家里带来了字帖。”在练习书法的日子里,艺琦在浓浓墨香中感受到中国同龄人和老师们的友好和热情。如今,她不仅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书法水平也达到了四级。这段时间,姐妹俩正和父母一起商量回国休假的日程安排。姐姐苏琦得意地说:“我们在这里练习的书法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回国后,我们要按照这里的风俗习惯,写春联、贴门对,过一个幸福的‘中国年’。”

2015年3月18日,来自大洋彼岸的牵手学区——美国威斯康星州杰弗森小学的克鲁格先生和其线上学院的副院长大卫到建邺实小专访交流时,看到有外籍学生在古色古香的大桌上练习书法汉字,不禁赞叹:“不可思议!”

“我们将书法教学融入日常语文课堂教学和课程特色建设中,将‘一笔一画练字,一点一滴做人’作为写字育人不变的追求。”祝瑞松的言谈之中似乎都带着墨香味。


 寻找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你是王子,我是公主,我们一起打败巫师,帮助贫困的人们……”建邺实小三(1)班学生颜思睿和陈天宇正在“城堡”里扮演着童话故事里的人物,而此时,善良、爱心、合作的种子也悄悄地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生长。学校3楼是以童话故事为核心的童话文化区域,建有“中外童话故事城堡”,是每一个学生自由参与、实现梦想的乐园。这里五彩斑斓的童心课程,让孩子们向往的“童话世界”变得触手可及。

“童心小牧场”是学生和小动物亲密交流的地方。每天放学后,四(1)班的郭馨冉总要到那里喂兔子,“我要陪着小兔子慢慢长大。”学校在“童心小牧场”中引进了几十种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并给动物们设计了居住的“房子”而非笼子,这不仅给动物们更大的活动空间,更拉近了学生与动物之间的距离。

针对外籍学生,该校利用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建立起了“‘呱呱叫’童话英语”微型校本课程,在各个班级开展相应的英语活动。“孩子们在扮演有趣的外国人物、吟唱外国传统民谣、获得英语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拥有了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宽阔的视野。”该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吴丽娴这样认为。“精进园”“童心园”“童趣园”“秋实园”“童乐园”“哈哈广场”……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闪动着他们快乐的身影。祝瑞松说,童心课程的全面开展,不仅是尊重学生天性发展、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平等对待,“种下记忆,拥抱童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增强“编织”梦想的底气和实力

2010年,地处南京市河西地区的建邺实小才刚刚起步,只有5个班级、142名学生、17位教师。短短5年时间,该校已发展成一所拥有32个教学班、1174名学生和87名教师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这些变化,源于建邺实小“童”文化的生动实践,更得益于强大师资的支撑。为了给孩子们“编织”更加多彩的童年梦想,该校教师们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要想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我们老师要更有底气和实力。”该校教师李婧如是说。

2011年,该校在建邺区率先成立学校“品质教师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师库”帮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据悉,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师库”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师库”成员在指导时,围绕学校已有的特色活动、主课题等内容,通过培训、引进、交流等途径,帮助教师把自我专业成长与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促进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全面发展。

在祝瑞松看来,“走进儿童世界”要求学校教师更多地倾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视角看问题,融入孩子们的内心;“培养世界儿童”则要求学生有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国际视野,放开眼界了解、吸收世界各地不同的优秀文化。“有时,我也佩服祝校长,能够让这些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孩子,在这里相处得很融洽、生活得很幸福。”建邺区教育局局长易善平说,“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和教育者的情怀所在。”

 

附件:MGP_2673.JPG

附件:111111111.JPG

附件:2222222222.JPG

附件:DSC_7044.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