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区首批赴淮安农村支教教师启程 8月31日,建邺区参加首批赴淮安农村中小学校支教的十八位教师启程,分赴淮安楚州区农村对口支教学校承担教学任务。 8月30日,建邺区教育局在区进修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首批赴淮安农村支教教师欢送会。区教育局秦惠莲副书记、王灏晓局长助理、参加支教的18位教师和各中小学校长和部分教师参加。王灏晓局长助理就南京市实施“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我区教育局、各学校在前期支教工作中所作的工作发表了讲话。...
我区三位教师在市级赛课中获奖 为适应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加大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力度,促进我市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优秀教师的发现与培养创设有效平台,我市于2007年7月举办了南京市小学数学、体育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经评委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6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21名。我区新城实验学校四松庵校区选送的张文苑老师荣获数学学科比赛一等奖,致远外国语小学选送的张鸣老师荣获体育学科比赛一等奖,...
市区教育局领导视察新学期开学工作 8月29日,市教育局施正东副局长、徐家仁主任在区教育局易善平书记陪同下,先后到南湖三小、建邺高中、新城实验学校视察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情况。施正东副局长一行对我区精心做好新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表示满意,并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区教育局在8月22日全区教育系统负责干部集中学习会上,对新学期开学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近日又明确了《建邺区教育系统学校开学工作要求》...
建邺区举办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教师培训班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邺区教育局在2005年出台加强对建邺区外来工子弟学校管理的“十项措施”的基础上,又在今年暑假前制订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民办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八项措施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即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办小学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制度。二是建立优秀骨干教师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支教制度。三是建立青年优秀教师到民办流动人口子弟学校讲授示范课制度。...
质量·目标·评价 ——建邺区暑期校本教研专题培训掠影 8月24日,中小学分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中学教研组长齐聚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阶梯教室,聆听南京市教研室左坤主任的报告,奏响了新学期关注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序曲。 左主任从两年前的江苏省中小学三年级和八年级的学习质量调研分析谈起,谈到了校本教研在教学质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谈到了校本管理理念的转变,谈到了评价的科学性。最后,...
建邺区召开2007年暑期青少年 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 暑假前,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团区委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和谐快乐过暑假,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下发了《建邺区教育系统2007年暑期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意见》,全区暑假期间共组织各类活动400余场,参与社区活动的学生达15500人次。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全区广大青少年暑期的文化娱乐生活,增强了广大青少年“我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区教育系统六所学校委派会计即将上岗 8月24日,我区虹苑中学、南湖第二中学、双闸中学、南湖第三小学、江东门小学和新城实验学校的六位委派会计正式落实到校,会计们与各受派学校校长见了面,并分别与教育局、受派单位签订了《委派会计工作责任书》。 区教育局在新学年开始进行会计委派试点工作,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推进依法治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务监督。下周起委派会计开始进行会计工作交接,...
区教育局明确新学期重点工作 一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做好迎接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验收工作,评建结合,以评促建,全面提升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是扎实推进新校建设。确保完成金中附小和幼儿园主体工程,上新河中学改扩建工程,实施新城初中综合楼建设,督促新城第二小学主体工程封顶,推进中华中学高中部和宋都小学建设前期工作。 三是推进各类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我区举办第二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 为更好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来自区内中、小、幼41家单位130名教师参加了由建邺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于8月21日—23日举办的第二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 8月21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莫愁湖小学报告厅举行,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助理王灏晓局长助理参加了开班仪式并给学员们作了动员讲话。 三天的培训先后由金陵中学教科室主任苏华老师、...
建邺区教育系统暑期干部集中学习 8月21日,建邺区教育系统暑期干部集中学习会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教育局和基层学校领导、机关科室负责人和督导室全体成员与会。会议由秦惠莲副书记主持,区教育局在出台一批管理和工作文件的同时,《校长手册》同时下发给各位学校领导。会上,易善平书记和潘谷平局长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区教育工作作出精心安排。 上午,六位外出挂职锻炼的校长和暑期外出调研的中学组、小学组和社区组分别结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