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科学实施艺术领域音乐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音乐素养,加强教与学的研究能力,形成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教研氛围。2025年1月9日,南京市建邺实验幼教集团开展了音乐领域的联合教研观摩研讨活动。我们特别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以及许卓娅音乐教育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耿涛老师前来指导。
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的鲁婷老师带来中班打击乐活动《小青虫和大公鸡》,她以小青虫与大公鸡的趣味故事为核心,巧妙地引入了铃鼓和碰铃两种打击乐器,鼓励孩子们用这些乐器去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成为了主角,他们随乐而动,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自由探索和玩耍。南京市创意路幼儿园的任慈老师带来中班打击乐活动《小猪的魔法药水》,她邀请孩子们化身“小小魔法师”,创意性地演奏铃鼓。孩子们沉浸在轻松欢快的旋律中,成为故事的主角。许卓娅音乐教育研究团队的耿涛老师带来中班打击乐活动《海洋行动》,在巴克队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持沙锤和串铃,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这节打击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护环境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无限的正能量。在这个过程里,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学会了与小伙伴一起解决问题。
接着,三位老师进行了说课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许卓娅教授表示老师们对细节的思考,是教研进步的标志,她对老师们肯钻研、爱思考的学习态度,给予了肯定。随后,她指出,歌曲与乐器的选择要适合孩子们的年龄段,同时要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及兴趣融入故事情境。她从语令的设计与退位、动作的设计、师幼互动、“八顶帽子”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一阐述,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让在场的老师收获颇多。最后,许卓娅教授开展了音乐领域打击乐活动专题培训。她通过案例《江南》阐述了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打击乐活动,开拓了老师们的思路,并带领全体教师付诸实践,开展网小鱼、猜猜我是谁、击鼓传花等游戏,分别从领域素养、学习素养、人格素养三方面,详细分析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游戏化的重要性。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在这条创意之路上,南京市建邺实验幼教集团的老师们将持续在艺术领域中深耕探索,不断前行。我们致力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与愉悦,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感受无限的创意与可能。
(供稿:仁慈 编辑:沈瑞 张家怡 审核:孔晓丽 马玮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