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了提供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环境支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提升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质量,激发师幼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南京市凤栖路幼儿园开展了以“‘环’抱童趣,‘境’遇美好”为主题的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孩子们每天生活的班级环境是如何诞生的?曾经整齐划一的教室布置虽然整洁,却让孩子们觉得“这里像是大人的办公室”“玩具柜总是一样的位置,不好玩”。这一次,我们不再包办代替,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成为环境的“小小设计师” !经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吐露心声:“之前的白墙光秃秃的”“植物角只有几盆花,太没意思啦”,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我想有一个可以看到蝴蝶飞舞的彩虹角落!”“我们的自然角可以养小蝌蚪吗?”“要是墙上能挂满大家的画就好啦!” ……基于孩子们的愿望,老师和孩子们携手行动,让班级焕然一新!环境改造完成后,我们开展了一场特别的“三方评比”——家长代表、教师团队和小主人们(幼儿)共同参与!家长们从安全性与教育性角度打分,老师们关注环境与课程的融合,而孩子们则用绘画的方式画出了自己 “最喜欢的角落”。这场评比不仅是评价,更是家园共育的生动课堂,孩子们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创意,家长和老师也在互动中感受到环境教育意义。家长代表观摩幼儿园的环境后,对园所教育理念的物化呈现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折射出老师对孩子们发展规律的尊重与专业思考。教育细节的设计令人惊喜,阅读区绘本的标签系统是隐形的教育脚手架——通过图形编码、色彩分类和高度适配,孩子们在自主取放中自然习得分类思维与秩序感。家长们看到的不仅是安全舒适的空间,更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自然生长的教育生态系统,这种专业且用心的环境创设,正是家园信任最重要的基石。
有效的环境不是“完美”的样板间,而是能听见儿童声音、看见游戏痕迹、触摸生命温度的游戏场。通过本次评比,教师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也提升了教师们在环境中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游戏的专业能力。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实践和交流的平台,也为今后更有效地创建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陈静;编辑:李雯露;审核:夏正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