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观摩活动中,诗歌因为内容浅显、篇幅简短、语言凝练、节奏清晰这些特点,教学活动频率较高。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组织诗歌教学时,策略较单一,基本以“记忆”、“背诵”为目的,常常会忽略对文本的分析,采用清一色的图谱记忆法组织诗歌教学活动。本学期,香山路幼儿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本园诗歌教学的薄弱点及教师需求,开展系列儿童诗教研。
2022年6月8日上午,香山路幼儿园语言教研组围绕“诗歌审美氛围的创设”进行了儿童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王亚楠老师基于华希颖教授前期的讲座及老师们的调查问卷,和大家一起回顾了儿童诗歌的组成、诗歌的形式特征经验、作品分析的基本流程等。在此基础上组织教研组教师轮流朗读儿歌《雨宝宝》,让大家在教研和听评课之前“实际感知、亲身体验”,杨帆园长和刘悦园长在不同教师的诵读的过程中指导大家进行作品分析,让老师们真实的感受儿歌的诙谐、轻快、有趣。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小朋友们在王荣锦老师的引导下分享雨中趣事、欣赏雨中场景、了解儿童内容、感受儿歌的轻快氛围。王老师用亲切柔和的语言和教态,将小朋友带入她创设的诗情画意中。
教研组老师们通过现场活动观摩,围绕“审美氛围的创设”进行了研讨。华希颖教授也根据本节活动进行了点评,她认为王老师的着装、语调、视频制作非常用心,都和儿歌的氛围相契合;并对目标书写、视频图片的呈现方式等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入指导,并再次向老师们强调了意境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儿童诗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释放着无穷的魅力。通过此次诗歌的教研活动,让香山路幼儿园的教师们深深地感受到儿童诗的美好。以研促教,共同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信息员:谢吟霜、王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