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孩子的另外一种语言,也是孩子们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加强美术核心素养,2023年12月21日,南京市幼教美术教研组在第五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来自南京市第五幼儿园的李敏老师,结合大班幼儿开展的园本课程“莫愁湖”的活动经验,设计并执教了美术活动《镜头下的月牙堤》。活动从欣赏极具美感的月牙堤视频开始,瞬间激发了幼儿对不同角度月牙堤的审美感受。教师通过让幼儿边欣赏边定格画面的策略,在观察、比较中体验不同构图方式的月牙堤之美。幼儿们迫不及待地尝试用水粉画表现镜头下的月牙堤,大胆创作,通过富有色彩美的作品表达了对家乡南京的喜爱。接着,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的赵欣老师带来了《漏窗印象》。她从中国园林和建筑中特有的传统艺术手法——漏窗入手,通过欣赏视频、图片、范例等,引导幼儿欣赏园林漏窗的装饰美,感受漏窗的不同造型和纹样,以及独特的寓意等。在充分感受和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黏土在胶片底板上表现出漏窗上各种各样的中国传统纹样。幼儿个性化的漏窗作品呈现在教师精心制作的“中国园林”背景墙上,极大激发了幼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观摩活动结束后,两位执教老师从活动选材、设计思考、策略调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反思。随后,美术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围绕如何更好通过两个活动进行美育,燃起幼儿心中对美的激情,促进幼儿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大胆和富有创造性的进行艺术表现,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最后,美术教研组组长、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秦红园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对两位老师围绕在地课程资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予以充分肯定,两位教师精心挑选和制作的视频、PPT给予幼儿充分的美的感受和欣赏,特别是幼儿作品的展示形式:自制的摄影胶片底板和立体的园林墙面更提升了幼儿作品的美感和成功感。秦园长同时就材料工具的优化,更好地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架构幼儿感受欣赏与表达之间的桥梁进行了深入解析。
此次教研活动,是一种融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于一体的研讨活动,旨在通过学、做、研、思的循环,逐渐改进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强化了理论与生活的结合。相信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将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在美育之路上步履不停。(撰稿:梁昊毅 邓璐 编辑:梁昊毅 邓璐 审核: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