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下午,金陵中学附属小学的科学教室,一场关于数字时代教育温情的思辨徐徐展开,“追光”德育名师工作坊的第二次活动正精彩地呈现着,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网络教育——让手机交往更有温度”。当冰冷的屏幕遇见教育的温度,当AI技术碰撞人文哲思,四场交融智慧与诗意的分享,编织成一张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教育之网。
本次活动由顾婷老师主持。
金中附小程宇老师执教的《沟通有技巧,网络有温度》班会课,以一场“网络烂梗”的思辨撬动认知的涟漪。当“绝绝子”“电摇”等流行词在屏幕上跳动,孩子们化身“语言侦探”——“这些词汇是情感的桥梁,还是沟通的迷雾?”情景剧演绎中,学生轮流扮演“网络法官”,用情景对话辨析语言的适用边界。AI技术的介入让课堂化作一座桥梁:虚拟网友的即时对话、情境模拟的即时反馈,让学生在虚实交织中领悟“有温度”的沟通真谛。
华山路小学邹琪老师以家校沟通为切入点,提出用“双向互动”家长会化解机械传递,让技术传递人情味;江东门小学王玉娇老师则聚焦学生网络交往实践,以“表情包翻译大赛”“跨时空午餐”等活动,在虚实世界间架起心意相通的桥梁;致远外小孟露露老师以AI班级管理破局传统困局,让在场老师们不禁连声赞叹。
点评环节中,乔惠滢、丁凯伦、马芹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叩问教育的本质:“技术是放大镜,但教育者的心才是光源。”最后,坊主倪卫娟为活动收束脉络,对老师们能认真结合自身实践分享给予充分肯定,也对老师们能以数字辅助实际教育表示期许。
一场德育活动,恰似一曲数字时代的教育赋格。当教育者以温情为键、技术为弦,终将弹奏出一曲穿透屏幕的诗篇——那里有AI生成的虚拟对话,更有师生相视的会心微笑;那里有云端跳动的字节,更有心间永不褪色的温度。(供稿:李倩颖 编辑:张滕南 审核:金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