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畔,春和景明。2025年3月21日下午,金陵中学附属小学第三届生态科技节盛大启幕。基于学校独特的江岛环境,此次科技节以“保护长江,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长江,保护长江。这场融合科技与生态的盛宴,不仅展现了金中附小学子的创新风采,更彰显了学校勇立时代潮头的育人担当。
一开场,人工智能机器人伴随着音乐的鼓点,翩翩起舞,给学生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点燃了舞台的氛围,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
“长江是什么样的?”,“长江从哪里来的?”,孩子们把自己对长江的想象、理解和愿景用画笔勾勒出来,120多幅精美的绘画,共同汇成了一幅长江卷轴。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对长江的理解:“冰川是长江的起点,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源”“每一滴水都连接着下游千万人的生活”。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孩子们对生态认知的具象化。
长江水是我们重要的水资源,但是随着环境变化,水质保护也面临挑战。长江水如何净化的呢?三年级的弄潮儿们根据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制作了水净化装置。现场演示了水质净化的过程,并讲解水净化奥秘,真正实现了“把实验室搬到长江边”。
你知道长江沿岸生活着哪些植物吗?小弄潮儿们用创意植物标本记录下了长江沿岸多样的植物,向大家介绍长江环境对于植物的重要意义。倡导学生不仅要认
问题是科学探索的钥匙。“江豚是怎么样捕捉食物的呢?”“在冬天水杉树的树叶会掉光吗?”在科学朱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长江周边的动植物们又有了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保护长江周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同学们注意观察液氮的汽化现象!”南京市科技馆周老师带来的“零下 196℃的诱惑”科普实验秀将活动推向高潮。周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带学生体验了液氮的特性,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生态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认识生物,更要成为它们的守护者。”江宁水务集团科协秘书长相瑞老师在讲座中分享的江豚保护案例,让孩子们深受触动,倡议大家保护长江,争做环保小卫士。
除了室内的趣味互动和知识讲座,在操场还共同布置了科技大篷车。小弄潮儿们自由参观科技大篷车,体验科技与生态保护的魅力,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大篷车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前沿科技带入校园,让师生“零距离”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生态科技节不是终点,而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起点。保护长江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校将持续深化生态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实地考察长江生态。期待小弄潮儿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华章!(公告供稿:嵇力洲 编辑:张滕南 审核:丁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