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南京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承办的“新课标 新教材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一)在南京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成功举行。江苏省小语学会理事长李亮博士、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徐艳老师、金陵中学附属小学书记、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以及其来自各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们参与学习研讨。本次教研活动由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季海霞老师担任主持人。
李亮博士提出,新教材的修订旨在响应一线教师需求,主要是小范围的调整和优化,基本样貌不变,主体课文不变,教材的基本结构不变,重点在于提升教学质量与适应教学实际。活动中强调了“不折腾”和“做减法”的原则,与“双减”政策相呼应,减轻学生负担。教学应重视基础训练,包括朗读、写字、阅读兴趣培养及诗词经典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徐艳老师的讲座集中于汉字学习的本质、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强调了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多重属性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激发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在实际语境中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改善语文教学。
徐老师特别指出汉字学习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地位,强调课程设计应基于语言文字的多重属性,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徐老师介绍了新教材的修订情况,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加强了爱国教育、身份认同和学科意识等方面的教学。
张莉老师带来了《从标准到精准,从教学到育人》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区域层面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和应用新教材,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随后,老师们在会议现场观摩了两节课例,这两节课例分别由金陵中学附属小学丁亮亮校长执教的《b p m f》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胡劲草老师执教的《ai ei ui》。
最后,季海霞老师提出,对于一线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规律性的、本质性的、不变的东西。汉字教学一定是重中之重,是根基。希望与会教师在专家的理论引领下,把今天的所学所得落实到一线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和有效实施。
(供稿:刑怀文 编辑:张滕南 审核:丁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