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承办了“改进教学方式,聚焦课堂评价”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金中附小的于蔚老师在《跳跃与游戏—双脚连续跳跃》一课中,聚焦双脚连续跳跃,以视频、音频和发问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学校特色大课间冲浪板这一器材,发展学生移动性技能。本节课利用极简技术,将抽象的技术技能练习可视化,通过是什么?怎么摆?如何做?问题串式的发问,激发学生思维,主动地去思考—探究—总结—归纳,既达成了技术技能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金中实小的范传宝老师在《跳跃与游戏》一课中创设孙悟空学本领,勇闯水帘洞的情境,练习始终在情境框架下展开,由简到难,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乐于挑战的精神。器材泡沫棒—“金箍棒”,贯穿教学环节,一物多用,一物多练,并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环节,增加跳跃练习中的趣味性。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情境进行学练,让孩子们在不同距离中不断地发展孩子的跳跃能力。
金中附小的叶成刚老师在《反应灵敏与游戏—发展快速横向移动的能力》一课中首先让学生根据提示快速触摸左右两侧标志桶,让学生体验及时制动,快速蹬地;接着在上一个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两人之间的互动性、挑战性,在小范围的区域进行快速移动,需要学生能做出更快的反应以及变化;最后扩大区域,聚焦横向移动,需要学生观察-判断-思考来进行移动。本节课全程聚焦横向运动,每个练习采用“先学后教”“每日常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思维,在比赛中发现问题。
致远分校的娄亚涛老师在《反应灵敏与游戏》一课中采用板羽球拍、海绵球等新颖器材,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巧妙分层,差异学练,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差异,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设置对战区域,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公开课后,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刘晨晨副校长,向各校介绍本校体育文化,并对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全体听课老师分小组开展观课记录汇总,派代表分别就三节课情境设置是否合理;动作结构规范程度;负荷调控是否适宜;讲解、示范有效性;组织是否科学、有序;调控适宜程度6个维度进行评课。
最后,第二片区片长杨圣强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杨老师对本次教研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杨老师指出,一线教师备课要扎根新课标,重点强调了新课标对教师的指导意义,并现场开展“小讲堂”解答体育老师对新课标的困惑,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离不开杨圣强老师作为片长的精心指导,以及四位执教老师的反复磨课,精益求精,最终呈现出了四节既富有创意又饱含深度的体育课。
(供稿:郭云霞 编辑:张滕南 审核:刘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