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聚焦课堂教学的方式改革,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科学高效地发展体能与基本运动技能。2024年12月12日下午,夏静名师工作室暨建邺区小学体育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顺利举办。本次教研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帮助一线体育教师把握“基础体适能”的价值意蕴和内在要求,助力南京市“基础体适能”项目推进,探寻区域“基础体适能”课堂教学新样态,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一、同课异构,演绎精彩
南京市科利华小学夏雨浩老师、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郭云霞老师,同课异构《移动性技能》。
夏老师利用“搓搓身体”反应小游戏迅速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寒冷的冬天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他利用一种器材,多种形式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的身体移动,通过难度递进的游戏,例如“抢 占先机→你追我跑→速度大比拼→记数打卡”,以单人体验→双人竞赛→多人反馈→集体拓展的形式来发展个体在空间中的移动能力,让学生在保持动作流畅性的同时,确保力量和速度的合理分配。“勇夺阵地”游戏就地取材运用器材,体验难度更大的移动游戏,既增加了学生在短距离快速移动、转向与躲闪中的趣味性。郭老师设置“小小游击队”情境,以问题引导启发,通过挑战闯关让学生层层递进,利用“你来我往、你逃我追、不同难度的穿越火线”等游戏让学生观察、反应、追逐、躲闪,进而做出变向、变速、虚晃等一系列动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曹滢老师、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张萌老师同课异构《折返跑》。
曹老师利用练习不同信号的多种方式折返跑、比比谁的速度和营救演练等比赛的方式,解决了重点反应迅速、快速启动与难点蹬摆协调、跑动自然,她在课堂中注重体育品德教育,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学会合作,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张老师以比赛——学练——再次比赛为主线,围绕重难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从体能加油站到触物(击掌)折返跑、踩线折返跑再到极限折返挑战赛,利用标志线和标志桶贯穿整堂课解决重难点“侧身蹬转动作、转身蹬地动作和蹬地后快速启动跑直线”。张老师在教学中精讲多练,注重比赛体验,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比赛、发现问题、学练、再次比赛,促进学生掌握折返跑的技术要领。
课堂观摩活动结束后,全体体育教师齐聚金中附小报告厅聆听领导致辞、专家点评。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叶旭山发表致辞。叶校长对建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给予了肯定,也高度赞赏了夏静名师工作室在教学研究上的引领辐射作用,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对话交流,更好地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金中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孙双金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弄潮儿”校园文化和“乘风破浪“主题大课间,热烈欢迎各位体育专家、同仁的到来。他表示:名师是教育积淀的宝贵财富,夏静校长有热情、有思想、有本领,相信年轻教师在她的人格魅力引领下一定会不断进步、成长。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教研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建邺区、玄武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同课异构”这一形式,教师们不仅看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更深刻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未来,希望教师们以此类活动为契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深入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更高水平,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供稿:杨圣强 编辑:张滕南 审核:刘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