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双新”背景下,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堂重建和课程升级,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行动。南京市清润小学建校五年,着力打造“发现与创造”为核心的“润园”文化,建构素养导向的“润思课堂”,既是对教育改革时代召唤的呼应,更是创建学校办学品牌、提升办学品质的必由之路。
11月15日下午,清润小学正式启动“素养引领下的润思课堂实践研究”项目工作。刘宁霞校长、胡晓娟副书记、王宏进主任及项目研究小组的教师共同体参加项目启动仪式和研讨交流。
学校在前期课堂研究的基础上,业已形成《激荡儿童发现的“润思”课堂实践建构》和《激活儿童发现与创造的润思学堂的校本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由胡晓娟副书记带领全体项目组成员共同研读前期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润思课堂”的价值取向、基本要素、实施模型等。接着,胡书记从教学范式研究、教学工具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胡书记提出,学校教育教学项目的落实,主力在教师。因此,在项目的启动阶段,组建多支不同研究专题的学科团队;在项目推行过程中,形成一支理论储备充足、实践能力强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完成的后续阶段,也将教师发展一以贯之,用扎实的师资力量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最后,刘宁霞校长总结发言。刘校长提出,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要关注几个关键词。其一,学科素养是领航,要将素养培养作为落地课堂的重要指标;其二,“润思课堂”的教学主张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契合的,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要体现学校特色。
课堂研究始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一众教育人的初心,更是“打开大门办教育”的攻坚克难之举。清润小学全体师生将沉潜课堂,踏实走好“课改”到“课堂”的最后一公里。(供稿:袁霞 编辑:王心砚 审核:胡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