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生机勃勃,江山小学浓厚的教研氛围,给忙碌的校园增添一抹色彩。4月9日,南师附中江山小学承办了建邺区数学第三盟区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的主题是“融数学文化 做身边数学”。这次活动融入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引领学生探索时间的奥秘,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时间、用时间、感受时间的变化和美妙。本次研讨活动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的陈若妍老师、南师附中江山小学的童欣老师、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的徐雪玲老师带来三节课例展示,同时有幸邀请到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新涛老师和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刘艳老师进行专家点评指导。
陈若妍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是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秘密之编月历》。陈老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科普视频,溯源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小组活动,集集体智慧,自编月历,探究其中的奥秘。陈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整节课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童欣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再认识》。童老师从一本有趣的绘本《慌张先生》引入,带孩子们感受慌张先生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带来的慌乱。孩子们通过时间轴,理清活动的时间线,学习自主合理的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童老师教学感染力强,语言精炼准确,孩子们的发言各具特色,展示了江山学子自信的精神面貌。
徐雪玲老师展示的是三年级下册《时间里的中国智慧——走进二十四节气》。徐老师从二十四节气歌引入,让孩子了解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不同节气的变化。孩子们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对比,探索出节气日期中隐藏的规律。深刻感受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徐老师教学严谨,循循善诱,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新涛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量感”探秘,点亮核心素养之光》。陈老师从剖析“量感”意义之精髓、梳理“量感”培育之内容、创新“量感”教学之策略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量感”在数学领域中的重要性。陈老师还通过多个生动丰富的教学案例,展示了栖霞区在探索“量感”中的成果,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老师们对教学的用心与慧心。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刘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刘老师首先肯定了第三盟区教研活动,在首席蔡丹丹老师的带领下,每次盟区活动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同时,对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以及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第三盟区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教研活动越办越好。活动最后,盟区首席蔡丹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秉持内心,让教研之路走得更长、更远、更深入。
(撰稿:董美荣 编辑:卢潇宇 审核:计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