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南京市小学语文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一周教研活动在致远外小乐山路分校举行

来源:致远外小乐山路分校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11-15

11月11日上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的《让学科教研为落实“双减”赋能系列之五》教研活动,在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举行,南京市语文教研员徐艳、建邺区教研员季慧敏、建邺区各小学语文教学校长、主任及教研组长参加此次现场活动。

  首先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山小学的周维老师为大家带来双减背景下二上《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周老师以《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导入,用儿童感兴趣的“找朋友”游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并加以记忆,关注讲与练的有机融合。在指导孩子理解带有“言、语”的成语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在情境中理解并运用,让双减在课堂中得到落实。

接着,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的罗康宁老师为大家带来双减背景下二上《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罗老师的课堂以观图猜字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她耐心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感受诗的韵味和诗人创作的心情。在教学《刻舟求剑》时,紧扣人物特征,让学生在合作朗读中学习故事中的道理。罗老师以识促读,以读促悟,让课堂效益得到了提升。

紧接着,建邺区语文教研员季慧敏带来讲座《化繁为简 以少为多》,季校长先给大家讲解了“繁”“简”二字由来,她指出对语文教学而言,双减就是“化繁为简 以少为多”,主要分为抓干部、抓研究两部分。各校老师应在教研员、教学校长的指引下,在双减背景下,对教材深入研究,明确各项目标,教学目标要避免贪多求全,要更科学准确。与此同时,老师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有效、科学的评价方式,在“双减”的同时不减质量。

随后,在致远外小乐山路分校教导处主任王颖老师的主持下,建邺区各校分管语文教学的校长代表就“双减”背景下学校语文组的备课、上课进行了沙龙研讨。季海霞、窦丽、李丹、赵梓如、丁亮亮五位校长结合“双减”背景,以自己学校的低段语文教学为例,分享各校针对“双减”政策做出的备课、上课管理的策略改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困惑。

最后,南京市教研员徐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徐老师以“建邺”地名为切入点,“从一开始,建工立业”,希望老师们回归“一”,重视“一”。关于让学科教研为“双减”赋能,徐老师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1.从一群人开始。教研员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带领校长们攻坚“困难”,帮助老师们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2.要有一颗初心。作文语文老师,需要一颗“文化心”,研究汉字美,传递汉字美;需要一颗“仁心”,从儿童出发,体谅孩子的困难和需要;需要一颗“匠心”,低年级是启蒙阶段,老师要智慧地引导孩子理解课文。3.将目标一以贯之。语文园地的教学要在守常中创新,把儿童的需要放在心里,精化教学语言,抓住语言文字的特点,融合各版块内容,让儿童动嘴、动手,喜欢上语文课。4.举办一场场汉字文化节。汉字文化节展评活动是重新发现汉字的育人价值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汉字学习兴趣,提升老师汉字素养的空间。

此次教研活动,加深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明晰了教研为“双减”赋能的方向。学校管理者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责任担当,南京市各区教研员们能够精准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全体教师更深刻认识到要让教育回归校园,回归课堂,回归本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高效、美好的课堂。

(信息员  黄瑾 李鑫)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