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 跨学科学习:设计《致远乐山路行走手册》

来源:致远外小乐山路分校

浏览量:78

发布时间:2023-12-14

12月4日上午,建邺区各校的美术、数学、语文教师代表齐聚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共赴跨学科之约。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三门学科的教师从本学科学生的能力点出发,关注学科特点,聚焦方法的习得、素养的养成,共同携手助力学生完成《致远乐山路行走手册》的设计。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吕林海教授,南京市教科所王飞主任、洪超老师,南京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祖金明老师,南京市电教馆吴昱寰、马睿主任、杨静老师,建邺区小学美术教研员丁圆圆老师、数学教研员范韦莉老师、语文教研员张蓉老师莅临指导。活动由致远外小乐山路分校王颖主任主持。

本次跨学科教研活动分为课例展示和专家指导两个环节。

语文时老师在学生课前合作完成的活动方案中,精选难点“活动目标”入手,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活动目标进行讨论、筛选,引导学生在筛选过程中发现设置活动目标要做到不重复、有顺序,最终结合课堂所学完善小组的活动目标,让活动方案更加合理,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世界。

数学吴老师的课堂在上节课活动方案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活动方案中的示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课前实地考察的数据表格,发现绘制示意图的要素有景点、长度、方向、道路,吴老师相机以学校为例绘制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示意图还要注意布局与方向,而后进行梅花山示意图实操,让学生在绘制示意图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结。

美术老师延续吴老师的课堂,把数学课中绘制的简洁明了的示意图,用美术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变成让让人爱不释手的手绘地图。上课伊始,老师通过学生自己尝试绘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时间不够等问题,进而引导“标识”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再聚焦本节课的任务:设计标识。衡老师现场示范设计了“梅花山一号口”的标识,引导学生发现设计标识时外形简化概括、色彩鲜艳醒目。最后通过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手绘地图,引发学生思考、想象。

随后洪超主任、祖金明老师、吕林海教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对跨学科课程的看法。

本次活动,让老师们对跨学科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基于真实情境,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处处都有思维的火花。

(供稿:李鑫 编辑:俞志强 审核:王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