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南外河西一附小开展“非遗文化”特色课程

来源:南外河西一附小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10-22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意见》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新学期,南外河西一附小利用中国节契机,推出“非遗文化”特色课程,进一步引导少年儿童感悟中华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10月15日,南外河西一附小有幸邀请莫愁职校的师生一起进入课堂,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在各年级开展不同“非遗文化”特色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的年级分别定制了不同的主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非遗文化”课程吧!

活动开始,老师们首先播放视频,引导孩子们学习国粹,从基础京剧知识讲起,让同学们了解脸谱的含义及代表人物,增长大家对京剧的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接下来,老师们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个面具,让他们亲手制作一个自己喜爱的脸谱面具。绘制脸谱过程中,大家用笔勾勒出自己喜欢的脸谱轮廓,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画红脸关羽的、有画黑脸包拯的、有画白脸曹操的……每一个孩子都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百变京剧脸谱”。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我国的国粹,还让他们深刻感受了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加深对民族艺术的了解、认同和热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秦淮花灯起始于唐朝,兴盛在明朝,历史上素有“秦淮花灯甲天下”之美誉。三年级队员们的课程主题便是制作秦淮花灯。

上课伊始,老师们播放了“秦淮花灯”制作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花灯制作的过程。别看一盏小小的花灯,制作起来还真不简单呢。同学们根据视频内容,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认真开始了花灯的制作。

这次的中国节,南外河西一附小邀请了莫愁职校优秀学生代表担当小老师,为四、五年级的9个班级执教“南京剪纸”非遗课程。

课堂上,莫愁职校的学生先给同学们介绍活动内容及目的,然后发放剪纸要用到的材料包。首先让大家先观察图纸,一步一步地教同学们认识剪纸的图案,大家都认真地听着,莫愁职校的学生们提前把剪好的成品给同学们看,把图纸发放到同学们手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

活动现场一派忙碌、温馨,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见到不怎么会的同学,莫愁职校的小老师就在一旁协助他们;有些同学剪好了,还主动教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剪纸,大家互相帮助,体会一起做手工的乐趣。

经过一节课的努力,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逐一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丰富多彩的作品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而且培养同学们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传承非物质文化。

非遗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让学生感知非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非遗文化,才能把非遗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底蕴和内在品质挖掘出来,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

(信息员 徐晶 孙珊)


TOP